古代地名

白渠(汉朝地名)

现在地址

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汉书·沟洫志》记载: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用赵中大夫白公建议,于郑国渠之南开凿,自谷口(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分泾水东南流,经高陵、栎阳(今临潼县北),东至下邽(今渭南市北)东南注入渭水。“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唐时自北而南,分为太白、中白、南白三渠,总称三白渠。宋元以后,渠道渐废。其上游历有修改,如宋凿丰利渠,元凿王御史渠,明凿广惠渠、通济渠,清凿龙洞渠,而下游则仍其旧。清末渠身缺漏,灌田仅二百顷。1926年以后改筑为泾惠渠。

②亦名北渠。在今宁夏中卫县东。《明一统志》卷37宁夏中卫:白渠“在卫城东二十里,溉田九十顷”。《清一统志·宁夏府一》:白渠“旧长四十二里,溉田一百七十顷。今曰北渠,长五十里,溉田一百一十八顷”。


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西汉太始二年(前95年)开凿。为赵中大夫白公建议,故称。自谷口(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分泾水东南流,经高陵(今高陵县鹿苑镇)、栎阳(今西安市临潼区栎阳镇东北)东至下邽(今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东南)南注入渭水(今渭河)。长200里,溉田4500余顷(约合今28万亩)。唐时自北而南,分为太白、中白、南白三渠,总称三白渠。宋、元以后,上游历有修改。1930年后改筑为泾惠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