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民国时期的学区房:附近学校的学生有优势

    严格讲,在民国人心目中,是没有“学区房”这个概念的,因为那时候小孩上学不受户籍限制,北京的学生可以到上海就读,东城的学生可以到西城就读,农村的学生可以到市区就读,只要你能通过入学考试(在民国上小学也有入学考试),只要家里出得起学费,想去哪所学校上学就去哪所学校上学。

  但是民国学校在录取上也有点儿不公平:每一所大学录取新生,都是其附属中学的学生占优势;每一所中学录取新生,也都是其附属小学的学生占优势。入学考试的考题都是一样的,问题是附属学校的老师往往参与考题编写,知道每年的入学考试会出什么考题,讲课的时候捎带着都把考试重点给学生讲透了,所以附属学校的考生更容易考出好成绩。

  教会大学录取新生的时候就更加看人下菜碟了,像北京的燕京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南京的金陵女子大学,每年录取新生,都是优先选择教会学校里出来的学生。因为教会学校的教材多用英语编写,任课教师也多为外国人,把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锻炼得炉火纯青,远远超过非教会学校里连二十六个英文字母都未必会念的学生。

  由于上述原因,民国的家长们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考入某某大学,首先会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该大学附设的小学和中学;要是想让孩子将来进教会大学接受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民国时教会大学的教学质量相对高过非教会大学),那就先让他去入门级的教会学校就读。

  民国时代的交通条件远远没有今天好,想让住在西城的学生每天去东城上课,那是不可能的,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家长们必须把家搬到东城去,纷纷在东城买房或者租房,使学校附近的住房市场火爆起来。这样一来,类似今日家长抢购学区房的情形也就在民国时代出现了。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