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军团的传奇_后记

作者:徐苗

某这篇《马超》可能引起争论,已经有个朋友讲你这是崇洋媚外。如果把它称为崇洋媚外的朋友希望你能够再读一遍。这是一篇关于中西方交流的历史短文,应该是象谈西方人喝咖啡而我们喝茶一样,没有褒贬。

古代西方军事对中国的影响一般不大,因为中国自身的强大对边疆就是一种巨大的内向压力,中间还隔着一个剽悍善战的少数游牧民族地区。在当时中西方交往中,中国对西欧的影响远胜对方,因此,象马超军团这样的逆向才有历史的巨大吸引力。相对来说,中国吸取游牧民族地区的影响更大,比如汉武帝的养马政策。西方要超越这个地区影响中原几乎不可能。只有在东汉末年的特殊环境下,像马超军团这样的特例才会出现。

原因是经过多次从西向东的军事行动,包括董卓、李郭,甚至马氏军队的初次东征,西部军事力量出现真空,当时的少数民族力量不足以深入凉州,才有更西部的力量前来填充。西域的绿洲国家与西方的城邦无论在地理还是政治情况上都有相似,是西方军事思想的存在空间,否则罗马军团到马超时代,还有百多年历史,早就会损失殆尽了。马超军团,实际就是在东汉末年的特殊时代,西方的影响才能得到一个历史的夹缝中闪烁一下。

马超军团的传奇

现在的疑问,主要是对于犁轩古城的疑问,有人认为该城位于碎叶水上游(咸海一带),这样它对于中国的影响就极为微弱了,而甘肃的所谓犁轩旧城,有意见认为它只是一个古代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出土的文物是货物堆栈。不过某个人不太相信,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的影响力似乎还无法到达阿姆河流域,而且您会相信有人扛着罗马将军法场的徽标辗转千里到中国来做生意吗?

关于马超,此人被称为锦马超是小说家的发挥,但他的确在西羌之中有英武之名,因他为人善战,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出阵总是“银铠高髦”,远远看去十分醒目。但也有一种说法,描述马超“面如活蟹”(元代戏曲),如果是真的,这个形象和日晒大概有关系,想想螃蟹的颜色,马超迷要很伤心吧。

马超和曹军交战,从战略战术上最后都是失败,其原因有二:

第一,这个战法不适合中国,因为双方产生的地理条件不同。如果罗马人生在中国,他们也不会去研究军阵。同样,中国的智谋型军队,数量建军也不适合罗马,因为他们没有那样的人口,双方的哲学思想也南辕北辙。所以,罗马军阵的影响在中国没有传到后世。

第二,中国军队的建军思想是智谋型建军,其精髓就是有一个优秀的统帅,就得到了一半胜利,而曹操又是中国军事家的翘楚,对马超军团的弱点洞若观火。他初期的失利,和拳击手突然碰到蒙古摔跤运动员一样,属于措手不及。

马超军团影响的消失有一点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的可惜。罗马和中国一样,属于农耕地带,同样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因此在建军上有一致的基础。如果能够更多吸取其长处,应该有很多好处。比如,中国元朝就开始使用火炮,到了明清反而被西方入侵,其原因就是不重视发展技术型军队,认为这是细枝末节,将帅一心,运筹帷幄才是正理。实际上武器也很重要,而且,后来的中国军队因为身体条件,采用了以数量代替质量的方法对付北方少数民族,造成军队臃肿而效率低下。

那么您可能问:马超的军团等同于罗马军团吗?某以为,根本不等同。马超部队只是当时中国人眼里的西化军团,它应该只是受到了较强的西方影响,而从西方看,他当然还属于东方军队。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