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人为何都喜欢改名字?又是怎么改的

  1、改名为了“避讳”

  封建时代各朝都有“避讳”,帝王的名字不可以随便用于其他场合,如果是双名,一般规定不能连用。

  太平天国对避讳的爱好,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天父天兄的名字,洪秀全父子和东西南北翼五王的名字要避讳,一些不好的字眼,如丑、亥(和“害”同音)等要避讳,甚至有些常用字,如师(只许用于军师、先师、后师等)、龙(只许说“宝贝龙”而不许用于取名)等也不能用,“王”、“主”等看上去比较“威风”的字同样不允许用。

  这样一来,许多姓都不得不改,王是中国排名前三的大姓,洪秀全表哥家也姓王,可因为王这个字不许用,王姓都被迫改姓汪或者黄,太平天国境内因此连一家姓王的都找不到;洪秀全不许一般人姓洪,安徽人洪容海加入太平军第一件事就是改姓“童”,他后来投降清军,第一件事就是把姓再改回来。

  同样,赖世国改赖世就,蒙得天改蒙得恩,也是为了避开避讳词,李俊昌改李俊良,是因为北王叫韦昌辉,有个昌字;李开芳改李来芳,则是因为翼王叫石达开,有个开字。

  从蒙得恩等人的几次改名(因为避讳上帝的上改名得天,又因为避讳“皇天”的天改名德恩)可以看出,太平天国的避讳有逐渐加强的趋势。

4.jpeg

  但也有例外,后期由于天京之变和石达开出走等,昌、开这些原本避讳的字变得百无禁忌,李俊昌、李开芳也因此恢复了本名,而因为洪秀全儿子洪天曾的出生,而不得不改姓“永”的太平军将领曾天浩、曾天养、曾水源等,也总算有了认祖归宗的自由。

  2、还有些人改名,是觉得本来的名字不雅

  太平天国起自草莽,很多人只有个诨名,像天地会出身的罗亚旺,还有打铁出身的赖九,小偷出身的薛小,贩私盐出身的孙臭(后来改名孙魁文),本来都只有个小名,如今当上了官,总要起个相称的大号,有些人本来有大名,不过觉得大名不够响亮,就顺势改一个,像李以文改名寿成,大约就该属于这一类。

  许多朝代的皇帝都喜欢赐名、赐姓,洪秀全也很喜欢这一套,陈丕成改名陈玉成,李寿成改名李秀成,都是他的杰作,特别是李秀成,这个“秀”是洪秀全自己名字里的一个字,本来除了杨秀清谁也没资格用,特意赐给李秀成,是为了告诉天下人,他对李秀成是一千个看重,一万个看重的。

  太平天国早期禁止结婚,已婚男女也要分开居住,许多深感寂寞的将士就到处搜罗孩童,当做义弟或养子,一些人丁单薄的高级将领,像杨秀清,也用这种方式扩充势力,这样也产生了许多改名人物。

  辅王杨辅清等十多个“东王宗”名义上都是东王杨秀清的弟弟,其实只是姓杨的骨干将士,杨辅清本来的名字叫杨金生,因为认了杨秀清为兄长,名字自然也就改为标志性的“杨X清”;而有些养子、义弟连同姓都不是,像比王钱桂仁的义弟钱寿仁,本名周寿昌,那是连名带姓一起改了的。

  3、还有些人的姓名,则是因为更特别的原因:单名

5.jpeg

  当年王莽认为双名不雅,下令全国都改成单名,没想到千百年过去,太平天国认为双名才是正理,曾参加过三元里抗英的天地会老将周春,归附太平天国后就给改名叫“周春之”,捻军大首领龚得、张龙,也被太平天国写作“龚得树”、“张元隆”。

  高级将领如此,小兵底层就更委屈了,避讳什么的样样跑不了,有时名字给改了,自己都不知道,常州太平军中有个小卒,名字本来叫“龙角”,因为“龙”不许用于名字,这个小卒在花名册上就给随手改叫“隆郭”。

  还有个太平军小卒叫“李世贤”,和侍王李世贤同名同姓,尽管李世贤的名字不在法定避讳清单里,但惟恐“殿下不高兴”的顶头上司仍然大惊失色,勒令整改,这位小卒大约不过嘟囔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之类几句废话,就被“斩首不留”了。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