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中最小的政权:南平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南平,924年-963年,又称荆南、北楚,高季兴所建,为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也是十国中最小的政权,南平都城为荆州,辖荆、归、峡三州。

image.png

  907年,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当时,南平所辖的10州为邻道侵夺,只有江陵一城。高季兴到任后,招集流亡,民渐复业,又收用一些文武官作辅佐,暗中准备割据。

  924年高季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史称南平或荆南。后唐灭前蜀以后,高季兴得到了归、峡二州。他本欲夺取夔、忠、万等州,终不敌后唐而作罢。

image.png

  南平虽地狭兵弱,但却是南北的交通要冲。其时南汉、闽、楚皆向后梁称臣,而每年贡奉均假道于南平;因此高季兴便邀留使者,劫其财物。至南汉、闽、楚各称帝后,高氏对南北称帝诸国,上表称臣,以获取赏赐和维持商贸往来,由是被诸国视为“高赖子”。

image.png

  高季兴去世以后,其长子高从诲继位。 南平的国策从这一时期趋于完善和定型,在治理南平期间,高从诲逐渐确立了奉事中原王朝的政策。而且,手段更为高超和巧妙。

  对外政策上,高从诲开始奉行“事大以保其国”’和交好邻道的双重主张。他上表向后唐明宗李嗣源请求重修与后唐的臣属关系,得到后李嗣源的准许。 于是自称前荆南行军司马、归州刺史,上表请求归附后唐,并进献三千两白银赎罪。李嗣源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任侍中。从当时的形式来看,中原王朝无疑是相邻政权中实力最为强大的政治实体,所以顺理成章地成为高从诲“事大”政策的目标。

  高从诲在位时期,南平也没有忽视与其他势力的交往,主动与相邻政权建立和睦相处的关系,与吴、南唐、马楚和后蜀间鲜有战事发生。比如对南平东面代吴而立的南唐,高从诲较早就已经看清形势,在吴国的权臣李昪尚未登基之前,即劝他早日上位,这样的举动果然为后来南平与南唐,建立良好关系莫定了基础。

  高从诲的对外政策以“事大,为核心,而辅以交好四邻的原则,与其父成策确实更为理性和务实,也更加灵活和开放。这种政策的执行,大大解除了长久以来笼罩在于南平之上的战争阴云,带来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稳定局面,南平政权的延续确立了良好的基调。高从诲的后继者,莫不踵行其策,以保其国。

  高保融、高保勖、高继冲在位时期,与之前两位相比已经逊色许多,南平呈现衰退之际,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南平后三位国主的才干、智识不及前两位国主以外,后周和宋朝初期,中原王朝日渐强大,统一趋势的增长,也是关键性的要素。高保融等人的无所作为,单纯保守也是必然的。总得来说,三主统治期间,高保融在位时,南平勉强可以正常运转有序。其后,南平的政治局势一年不如一年。

  960年,宋太祖即位之初,对南面的南平早已有吞并之心,由于南平贡奉甚勤,暂时没有找到出兵的借口,贸然兴师动众,毕竟有损新建未久的赵宋政权形象,而且极有可能导致诸侯离心,甚至对将展开的统一战争产生障碍,此种局面有违宋太祖的初衷,但是,兼并南平的意图已经不可动摇。

  962年十月,衡州张文表举兵叛乱,周保权遣使求援于南平,并乞援于宋,963年,宋太祖讨伐张文表,借此应援湖南的大好时机,宋军以假道之计顺便降服南平,高继冲归降于宋,高氏南平国除。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