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朝代都是怎么选状元的?明朝看名字,清朝看书法

  状元被誉为“天上文曲星下凡”“天子骄子”“天上麒麟子,人间状元郎”等等,高中状元意味着你一只脚踏入了最高统治阶层,处处象征着功名、高官和厚禄在手。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所作的《登科后》说尽王朝科举,寒窗苦读十余载,腹中无一物,仅得一柜书,一朝中榜,人世间的繁华兴盛顷刻间就显露在你面前。状元及第是中国的科举的巅峰荣誉,文坛和政坛风云人物,何方人士前来,都得恭贺一句,讨分彩头。无它,千万人中三年才出一位,你不敬佩都不行。

  状元名人

  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状元出身,因气节和才华被后人称为“状元中的状元”;两为帝师、支持维新变法的翁同龢是状元;唐代武状元郭子仪,历经四朝,两至宰相;诗画双绝的王维是状元,官场和文坛尽得意;书法大家柳公权是唐元和三年戊子科状元。

  清朝

  清顺治八年开始分设汉、满两榜科考,各立状元。清代殿试,主要以“书法”(谁字好看)定高低,状元榜眼探花。这风气是康熙帝吹起的,让天下官员士子上行下效勤练书法,“书法”好看与否直接影响科举成绩(起码当时的人是这么认为的。康熙帝的确是按这么个形式干的,康熙三十年,本为榜眼的戴有祺书法字深得朕心,康熙就将本为状元的吴昺拿下,拟戴有祺为状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勾心斗角,放在科举上也是恰当的。科举需要真才实学,但它有时还是不能起决定作用,因为在某些皇帝权贵看来,自己的喜恶是凌驾于科举之上。更为有趣的一个现象是,历代状元大多出身名门望族,吃喝不愁、住穿无忧,不用被琐事烦恼,能专心学习。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