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的“干粮”有哪些食物?都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经常在各种影视中看到这样的情景:古人出远门前收拾包袱,然后带上干粮,准备出发。这里的干粮到底是什么食物呢?估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干粮”的那些事。

  首先古人出远门带干粮的原因很简单,古代不仅交通落后,饮食业也是非常落后,经常十里八村的看不到一个吃饭的地,就算有饭馆,以当时的价格来说也并不是小老百姓能随意消费的,为了节省,自己带吃的无疑是最划算的,于是“干粮”应运而生。

  干粮都有哪些食物呢?关于这点很多朝代都各不相同,应该说是技术水平的进步让干粮的种类变得更多了。要说最简单的干粮,自然是一种叫做“糗”的食物,做法是把米或者面炒熟之后,加水捣碎、然后揉成块状晾干即可,和现在的锅巴似的,这种东西容易携带,也非常耐贮存。不过这种东西大家想想就觉得没胃口,光吃这个,很显然古人也难以下咽,所以需要一点调料,说是调料其实更像是一种卤汁,里面有盐有酱有姜丝,用醋调制,吃干粮时浇上几勺,能代替菜肴。

image.png

  是不是只有穷人才带干粮呢?其实不是,富人出门同样也带干粮,不过他们的干粮自然比平民的“丰盛”许多。

  他们带的干粮不光有糗,一般还有腊肉,不过跟现在的腊肉有些不一样。是在鲜肉上擦姜抹盐,然后用石臼捣到稀烂,再放锅中蒸熟后,再抹上姜、盐晾干即可。而说到腌肉,就不能不提火腿这个东西。火腿的来源还有一段故事,相传,南宋抗金大将宗泽为了解决前线补给困难的问题,经常让家乡人把制作好的腌肉运往前线,并将其中一部分进贡给皇帝,皇帝看见这腌肉像火一样鲜艳,于是赐名“火腿”。

image.png

  除了肉食外,人们对蔬菜也有较高的需求,于是出现了“酱”类,当然之后还出现了鱼酱、肉酱。随着汉朝大豆的引进,还出现了豆酱,虽然这些酱类和腌制品的营养价值不高,但便于携带和长期储存,在古代还是非常重要的副食品。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