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称当兵为“吃粮”:有没有褒贬色彩?

  吃粮,字面上的意思是吃粮食,其实是中国古代一个惯用语,指“当兵”。这一词最早出现于《全唐五代词》卷七《敦煌词》:“十四十五上战场,手执长枪,低头泪落悔吃粮。”十四五岁就到了边疆当兵,手执长枪东战西杀。虽然有了饭吃,可是想到离乡背井,生死未卜,不免低头落下了眼泪。为什么称当兵为“吃粮”?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吃饭问题应该是一个最普通,也是最严峻的问题。一有灾荒,人们就不得不流离失所。那时最好的、也是最无奈的出路是去当兵。也不知道为谁打仗,只是职业性地参军就可以有饭吃。所以当兵就成了“吃粮”。

  粮子,也指当兵服役的人。陈忠实的《白鹿原》中写了一段魏老太太的话:“我十六岁嫁人,到二十五岁跟现今这老头子成婚,九年嫁了七个男人,六个都浮不住成了阴司的鬼,那六个男人有吃粮的粮子,有经商的,有手艺人,还有一个水利技师,啥样儿的男人我都经过。”可见,中国西部语言中一直保存着“吃粮”这个词。

  韩少功小说《世界》中写过:“农民把兵称为粮子。农民说日本粮子好可怕,说那时候一个受伤的日本粮子进了村,可以吓得全村的男女老少跑个精光。”金振林的写黄公略的小说《偏师》中有一段对话:“老兄,听口音你不是浏阳人,到这里有风险呀!要是碰到‘粮子’过境,说不定会倒霉呢。”“粮子”是对当兵人的泛称,无褒贬色彩。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