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犀首是谁?纵横家“犀首”公孙衍简介
作者:桂婷
导读:公孙衍,战国魏阴晋人,尝为秦大良造,后相魏,又以“五国相王”故事佩五国相印,史书多以犀首称之。
公孙衍,魏之阴晋人。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
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在秦,为大良造,后居魏。楚使者陈轸,也是一个纵横家,他过魏,献计于公孙衍。他说“魏相田需约诸侯纵亲,楚王疑而未信。如果您请于魏王,说您与燕赵之王有交情,多次有使者来邀请相见。魏王如答应了您,给您车子,你也不必多要,有三十辆乘就可以了。您把车子陈列在庭中,公开宣称,要到燕国和赵国去。”公孙衍照办了,燕赵之王派使者迎公孙衍到他们的国中,楚王听说,大怒,以为田需欺负他,就全不听从田需的话了。齐国听说公孙衍要到燕赵去,也派人以国事相托。于是,公孙衍行三国相事,有了相当大的权力。
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宣扬连横。他们在政治上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公元前322年(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张仪相魏。公孙衍设法取得韩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