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三国历史进程的五大军事统帅:曹操位居榜首

作者:桂婷

我们所说的军事统帅,并非冲锋陷阵的将军猛士,也不是运筹帷幄却不能将兵练士的谋士门客,而是真正指挥千军万马,统筹全局,负责大战役的战略家、军事家、谋略家,这样的人必须是军事全才,懂得合理安排部队行程,作战单位协调、后勤保障、排兵布阵、安营扎寨以及士气鼓舞等等、按小说《三国演义》讲就是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不光水战,步战、车战、马战样样要精通。这样的军事家需要熟悉正规战、伏击战、闪电战、遭遇战、心理战等,只如此才能称为统帅。所以,将此标准框定下来,真正能称得上统帅的也只有以下几名——1、曹操曹操在群雄逐鹿的中原,从一个相对弱小的小军阀最终一统北方,实在是真兵家,他先后平定的割据大军阀有——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腾、陶谦(刘备)等,曹操身经百战而且他研究兵书,开创评注《孙子兵法》的先河,曹操的功绩(本文只评军事统帅,不谈文治及个人政治品德)即便放在整个中华历史,也是首屈一指的统帅,作为军事战略天才的毛泽东主席对其赞赏有加是有道理的。西晋之所以能统一中华,其基础就是曹操做的嫁衣(但不能抹杀司马懿父子顶住诸葛亮、姜维、陆逊等侵犯的功劳)。当然,曹操也有败仗,而且输得也很惨,但并不妨碍其军事统帅的本色,曹操在对少数民族作战方面也是战果累累。

2、诸葛亮国家教育局钦定教材《中国历史纲要》谈到三国历史时,只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曹操、一个就是“三国时期能与曹操相媲美的政治家、军事家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真正活跃在军事舞台上可谓生不逢时,当蜀汉国力膨胀,空前强大时,指挥千军万马的是刘备、关羽。等到两位兵败身亡后,留下了一个“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烂摊子,但蜀汉国运能享四十年,全赖此人。

3、司马懿司马懿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不过那是政治权谋方面,但不可小视其军事战绩,作为统帅,司马懿在军队享有崇高威望。他擅长闪电战,克日擒孟达便是例证。司马懿能比较灵活的处理军务大事,而且能韬光养晦,后发制人。

4、周瑜作为年轻的统帅,赤壁之战让他名垂青史,只此一战就足以让他成为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统帅,正如张若虚,仅凭一首《春江花月夜》便可成为唐诗大家。因为赤壁这一仗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陆逊三国后期,吴国的安危全系陆逊一身,正直壮年的陆逊配合吕蒙完成了对荆州关羽的偷袭,最终让吕蒙成其全功,击杀了关羽;在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准备复夺荆州而御驾亲征时,陆逊给久经战阵的刘备予迎头痛击,让刘备最终遗恨永安宫,在抵抗曹魏进攻江南的作战中,能固守天堑,是其指挥艺术水平的体现,但陆逊在指挥进攻攻坚战方面几无战果,似乎存在不足,不过瑕不掩瑜,陆逊不愧为三国后期的军事统帅。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