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大捷:袁崇焕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作者:桂婷

宁远大捷,明朝军队与后金军队数次交战以来首次取得的胜利,之前两军对战,明朝军队均处于下风。宁远大捷发生在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明军在主战场——宁远城取得部分胜利,但是在分战场上——觉华岛却节节失利。就总体而言,虽说不算取得完全的胜利,但是明朝和后金的战争多年来都处于弱势地位,宁远大捷也就意味着胜利的曙光,至少从一些方面来说是可以振奋人心的。宁远大捷,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宁远大捷毕竟是真的存在了啊,而且还取得了失落逆境中的首次胜利。明朝共投入兵力1.7万,后金大约6万,最后明朝军队以少胜多。明朝军队取得宁远大捷这样的胜利,对于当时风头正盛的后金军队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击。只是,袁崇焕为何能凭借少于后金3倍的兵力取得宁远大捷呢?这其中的原因,想来也是多方面的。就明朝本身而言,朝廷并没有对宁远大捷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驻守宁远孤城的就只有袁崇焕的军队,不足两万的兵力。后金突袭宁远城,朝廷想派兵增援肯定来不及了。好在袁崇焕并非是个怂人,携全城军民,誓死守卫宁远城。随后,袁崇焕制定了作战方略、严查奸细,一面后金军队里应外合,以免届时回天乏力。宁远大捷

此外,袁崇焕还知道阵前打气,“刺血为书,激以忠义,为之下拜,将士咸请效死”,四下部署官兵,自己坐守城中督战,统帅全局。再加上此次战争中,西洋大炮的加入,对于整个战局来说,是个基本的决胜条件。还好,皇天不负苦心人。宁远大捷就是对将士们战前“以命相许去守城”最好的报答。宁远大捷,从后金方面来看,这个原因也就有点复杂,但是最大的原因可以归结于对战争的懈怠。之前太多的胜利开始让后金军队麻痹,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兵无斗志,兵器不利。再加上后金长期以来对辽东地区的掠夺,引起了辽沈地区汉民的不满和愤懑,对于后金的再次入侵,只能是极力抵抗。从双方的战前准备来看,宁远大捷的胜利简直就是囊中之物。首先,袁崇焕驻守宁远城的时候,开始修筑城墙、准备军火、训练士兵和战马,这是战前必不可少的准备。而后金方面,疏于军事训练,而是忙着自家的内务,这场战争,输了是在情理之中。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