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清华大学为何又会被称为是“国耻学校”?

  清华学堂在教学上“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但在行政管理上还是封建王朝的一套。清华校名全称是“帝国清华学堂”,英文校印用“Tsing Hua Imperial College”。那时的学生,嘴里讲的是洋文,脑后却拖着长长的辫子。学堂设西学部和国文部,西学部采用西学教材。建校之初,清政府外务部就由美国青年会(YMCA)推荐聘请教师来清华任教。宣统二年正月(1911年2月),共有17名美籍教师(男8人、女9人。一说为18人)到校执教,他们也是清华第一批外籍教师。美籍教师承担西学部大部分教学工作,中等科课程主要是英语训练,高等科则是学习美国大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课程,课程中渗透着美国的影响。

  “学堂监督”下设三“长”。教务长胡敦复负责教务管理;庶务长唐孟伦负责庶务管理;斋务长陈筱田(生卒年不详,天津人)负责学生管理。庶务长除校园建设外,还主管会计处,负责全校的财务工作,包括校内办学经费和国外留学经费。另外,后勤工作大都归庶务长管辖,诸如管理学生食堂、成立校卫队负责校内治安和保卫、经营园内木厂、成衣店、书店、鞋店、理发店、牛奶房、洗衣房等生活设施等等。此时学生入学后所花费用不多,学宿膳费免交,一个学期只交体育费1元,以及预交期终可退还的赔偿费5元,7元钱一月的伙食(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的月薪)。

88777508.jpg

  斋务长严格管制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未得许可,不得擅自离校;不准饮酒吸烟;每周至少洗澡一次;身上不许带钱,不许看“闲书”,早晨7点起床,必须于7点20分准时到食堂吃早饭等等。斋务处制定了奖惩规定:奖励有物质和名誉奖;惩罚按情节分训诫、思过、记过、开除等。思过房间内地势低洼,冬天冷夏天潮,室内空无所有,旁边还有斋务处人员监督。学生一进入思过室,就有进入监狱的感觉。

  1915年入学的梁实秋(1903—1987,祖籍浙江余杭,生于北京)回忆道:

  “事后想想像陈筱田先生所执行的那一套管理方法,究竟是利多弊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本来是应该在幼小的时候就要认识。许多自然主义的教育信仰者,以为儿童的个性应该任其自由发展,否则受了摧残以后,便不得伸展自如。至少我个人觉得我的个性没有受到压抑以至于以后不能充分发展。”

  清华学堂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方针。学堂曾被称作“国耻学校”,一代代清华学子感同身受,牢记国耻,作为中国有志青年更增添一份爱国情怀,发愤自强,追求真理。

  学堂虽属初创,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都已制订出来了。在这宁静的清华园里,学生们都非常用功。学堂正慢慢走向正轨。(摘自李子迟等人著《清华百年演义》一书,济南出版社出版)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