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蜀汉龟缩另有原因 孔明没借刀杀关羽

作者:鹅卵石

三国时期的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虽然水淹七军,威镇华夏,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自身也为孙权所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整个襄樊之战,首尾长达半年之久,从开始的吴魏使者往来不绝,到后来的曹操不断调遣于禁、庞德、徐晃等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蜀汉方面竟没有采取任何对策。最后当关羽败走麦城,全军覆没之际,蜀军援兵也还是迟迟不至。

襄樊之战前后历时半年之久,蜀汉为何不派一兵一卒?国学大师章太炎认为:“关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不除则易世(刘禅登基)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人,以损关羽之命。”章太炎的这个观点很是大胆,但仅仅只是猜测。而朱子彦教授在《孔明借刀杀关羽》一文中则对此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我们且先来看看朱子彦教授的论述。朱教授有如下几个观点:一是刘备、关羽“自小结契”,刘备绝不会“疏慢”到只作壁上观。二是诸葛亮胸怀天下,关羽无疑是他攫取权力的最大障碍。三是关羽一直瞧不上士大夫,赤壁之战后对诸葛亮很是嫉妒。四是襄樊之战,不失为诸葛亮除掉关羽的一个好机会。

对"孔明借刀杀关羽"的说法,我的看法却是:章太炎先生的猜测已是不该,朱子彦教授的论述更是儿戏,两人简直就是牵强附会,唐突古人。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他们都绝对不会也不必要杀关羽。

什么是“借刀杀人”?“借刀杀人”是“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意即借助或利用他人的力量去消灭对手或敌人,自己从中获得利益。这条计策的运用有两点相当关键:一点是有动机,有行动的“借”;一点是“杀人”对自己有利。刘备和诸葛亮有不有动机和行动“借”刀杀关羽呢?杀了关羽对他们有不有利呢?下面我们根据史实来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第一,从个人感情上看,诸葛亮不会杀关羽。据现有的史实来看,我们没有丝毫证据可以证明诸葛亮把关羽当作对手甚至敌人。关羽虽然狂傲自大,好大喜功,开头对诸葛亮也不放在眼里,但到赤壁之战,他镇守荆州以后,对诸葛亮还是佩服的。当马超投降刘备,关羽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人才可谁比类”的时候,“亮知羽护前(逞强好胜),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羣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点击验证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