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征讨缅甸_清朝征缅的真相

作者:amy

我国有史以来就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在我国周围有很多邻国,缅甸就是其中之一。缅甸和我国的交通往来最早记录出现在后汉的永元九年。17世纪曾有朝代组成三次派兵征讨过缅甸,在明朝初期的时候缅甸和我国也有相关的文化和经济交流,在清朝乾隆年间,缅甸的使臣曾来到中国,之后乾隆皇帝开展了一场征讨缅甸的战争,最终这场战争也以清政府的胜利而告终。从此以后,中国和缅甸便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国和缅甸的交界处位于我国南边,将两国之间相接的千余条路,这些道路中大多山川交错,而且有非常繁盛的农民贸易活动,正是由于这些农民贸易活动才导致中国和缅甸的边疆市场会出现一些私下纠纷,缅甸国王还曾派兵骚扰过南边,强迫当地居民向缅甸交纳赋税,这种情况在乾隆时期出现了改变。云南地区知府向乾隆皇帝告知缅甸地区问题之后,乾隆皇帝立即决定征讨缅甸,得到乾隆皇帝的命令之后,云南贵州地区的总督刘藻调集了8000余人的路防清兵,开始和缅甸军队作战,但是屡战屡败,所以刘藻便被清朝政府革职留造,之后接任他的是大学士杨应琚。

缅甸

在乾隆皇帝征讨缅甸的这一历史事件中,云贵总督杨殷之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在乾隆31年的时候,杨殷之抵达云南,在他的改革下,清兵和缅兵的战争中清国军队轻而易举的赢得了胜利,并趁机收复了车里等地区。初步得到胜利的杨殷之沾沾自喜,立即决定乘胜追击,但是这次他并不幸运,在第二次战争中,清军寡不敌众,为缅甸军队所败。

在同年五月的时候,乾隆皇帝密令调集了京城中一些精锐部队到云南边疆参与清朝和缅甸的战争,后来在12月初二的时候,清朝大将明瑞带领12支分队秘密潜入缅甸境内。这次战争清军有绝对的优势,他们乘势攻击,直达缅甸的营寨连破三寨,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而缅甸军队没有粮草供应,同时没有增援部队,所以只能向后方撤退。

之后在乾隆33年,缅甸军队扭转了战局,使得清兵大败,很多将领都战死在这场战争中,当时负责这场战争的云贵地区总督明瑞也选择自尽来谢罪,后来清军再次出师征讨缅甸,两个部队相持了好几个月,后来由于清兵粮草供应不足,导致士兵战斗的激情下降,而且进军缓慢,所以延误了战机,正因如此才导致缅甸军队趁虚而入,一直打败了清军。在这次失败之后清朝并没有放弃,征讨缅甸的计划后来命大学士鄂宁做了新的云贵总督。后来缅甸和自己的邻国也发生了战争,这时候缅甸腹背受敌,受到了大败。

缅甸军队在承受了一系列的失败后,深感自己无法与清政府朝廷对抗,所以在同年四月向清政府要求罢兵,但是清朝不想放弃这个能直接歼灭缅甸的好机会,所以计划和其他国家消灭缅甸,但最终因为海陆交通困难,没能实现这个计划。在乾隆34年四月的时候,乾隆皇帝在全国各地征集了大军,五六万人兵分三路,再次大举征讨缅甸,这三路部队一起南下征讨缅甸,取得了极大的胜利!

清朝和缅甸的战争

在清政府征讨缅甸的这场战役中,虽然清朝在乾隆皇帝的指导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使得缅甸国王不得不和清朝签订合约,对清朝缴纳赋税和贡品,但是一场战争中受伤害最多的永远都是百姓。在这场战役中不论是清朝还是缅甸,双方伤亡都极其惨重,同时清朝为了能战胜这场战争,还耗费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使得清朝一时间出现了财政赤字,影响了当时清朝的发展。虽然如此,清朝征讨缅甸的这次行动也不是毫无意义和价值,在短时间内它保证了缅甸地区和中国地区的和平相处,使得云桂地区的百姓过上了安定和平的生活。

清朝之所以会决定征讨缅甸主要是因为缅甸国度对清政府的挑衅行为对于我国来说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领土主权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乾隆皇帝是一个极其重视国家主权的人,所以面对缅甸的挑衅才会毅然决然的做出征讨缅甸的决定,最终也在清朝士兵的努力下,终于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从此以后缅甸国和我国保持了友好的邻居关系。这对于我国历史来说也是极其重要,有意义的一件事,这件事记入了乾隆皇帝的功绩之中。通过这一军绩更彰显了乾隆皇帝是一个贤明有能力的皇帝。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