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齐桓公的功业可以比肩周公、姜太公和召公?

  为什么说齐桓公的功业可以比肩周公、姜太公和召公?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齐国、燕国和鲁国是西周“三公”的封国,也是周人震慑淮夷地区和稳固东部阵营的重要封国,而在齐桓公时代在齐国率军援救燕国之时,姜太公的齐国显然在国力上就透露出超凡的发展潜力,而召公的燕国和周公的鲁国实际上已经落后于齐国。齐桓公在亲率大军远征山戎的时候,曾经派人到鲁国与鲁人结盟,希望两国携手共同援救燕国,而鲁人则以“师行数千里,人蛮夷之地必不返”的借口,表面上承诺齐国共同出兵,最后却并没有派遣一兵一卒。这就让齐桓公感到非常恼怒,后来从燕国归来就想要“移兵于鲁”。

  ?6?7齐桓公的谋臣管仲认为时机未到,反对齐桓公出兵攻打鲁国,理由则是“君之所得山戎之宝器者,中国之所鲜也,不可以不进周公之庙乎!”齐桓公的雄霸之处,不仅其能杀伐决断,其更能博采众长,管仲之谏言跟“尊王攘夷”的说法不谋而合,况且鲁国不出兵帮助齐国对外征战,并不是犯了什么大错误。因此齐桓公便把从山戎夺取的宝物献给了鲁国的周公之庙。这即是说,齐国攻打山戎部族,部分国土送给了燕国不说,还把夺取的宝物献给了周天子和周公之庙,齐国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

  所谓有所失就有所得,齐桓公的这些策略都是具有相当政治远谋的举措,此后鲁国也便因齐桓公的“以怨报德”,而对齐国俯首陈臣,齐国率领大军攻打莒国的时候,鲁国就非常主动的派遣大军协助齐国,史书中说是“令丁男悉发,五尺童子皆至”。西周三公自受封诸侯而后,数百年间三国之间的关系或许从来没有这么好过。而齐桓公以一人之力,将三公之后裔彻底感召为齐国的附庸之国,跟周公、姜太公、召公比较起来,齐桓公显然是更具开创性的君主。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