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大臣刘封、廖立为什么都死在诸葛亮手里?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方的曹操出兵征讨辽东的游牧部族乌桓人,并大获全胜,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随着北方的割据势力陆续被扫除,曹操有了稳固的大后方和根据地,开始厉兵秣马,磨刀霍霍,把进攻矛头对准盘踞荆州的刘表和刘备势力。

  廖立,是第二个被诸葛亮害死的人。廖立是蜀汉的谋臣,才干杰出,世人赞誉他“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但廖立为人耿直倔强,口无遮拦,多次在朝堂上当众指摘朝政。

  廖立声称,关羽之死是因为“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刘备伐吴之战是“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更士,无益而还”,虽然话很刺耳但却不无道理。诸葛亮于是“废立为民,徒汶山郡”,把廖立撤职流放到偏远地区,廖立抑郁而死。

  诸葛亮害死的第三个人是李严。李严早年以文武双全著称,得到刘备看重。白帝城托孤时,李严与诸葛亮同时成为辅政大臣,“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并且手握兵权,“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成为蜀汉唯一能与诸葛亮抗衡的人物。

  李严与诸葛亮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权力之争,两人之间龌龊不断,诸葛亮苦心经营的北伐事业更是遭到李严的极力反对与阻挠。最终诸葛亮忍无可忍,一怒之下“废平为民,徒梓潼郡”,撤职罢免,流放外地,李严就此彻底退出蜀汉朝廷,死在流放地。

  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之所以能在蜀汉长期大权独揽,一是靠刘备与刘禅的信任,二是与他的刻意经营维护密不可分。这三个人有的是“刺儿头”,有的是实力派,都有能力和胆量敢于挑战诸葛亮的地位。诸葛亮之所以要这么干,正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威与地位,才对这三人下了毒手。蜀汉之所以第一个灭亡,与其内部如此激烈的矛盾和权力之争也密不可分。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