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元年(1086年)的暮春,五十一岁的苏轼在扬州驿站读到一封加急文书。他原本舒展的眉头突然皱起,手中的湖笔在宣纸上晕开一团墨迹。信中说:荆国公王安石,殁于江宁。
这个曾被他讥讽为"执拗相公"的政敌,这个掀起变法巨浪的改革家,这个让他流放黄州的始作俑者,竟在远离汴京的钟山草
请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