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鳞甲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三国甘雨随车
《太平御览》第十卷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
三国刮骨去毒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三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
三国卓荦强识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慈传》:“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
三国当今无辈
《三国志 吴志 张温传》:“[孙权]问公卿曰:‘温当今与谁为比?’大农刘基曰:‘可与全琮为辈。’太常
三国见小暗大
《孔子家语 五仪解》:“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
三国无所不为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三国金人之箴
《孔子家语 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
三国一无所取
《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松之注:“会前后赐钱帛数百万计,悉送供公家之用,一无所取。”
三国名不副实
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三国刮目相待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三国生子当如孙仲谋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国志在千里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志虑忠纯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三国临危不惧
《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三国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计功受爵
三国·魏·曹操《让九锡表》:“量能处位,计功受爵,苟所不堪,有殒无从。”
三国矜功伐能
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 卷下 释陵人》:“彼小人则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
三国归正反本
晋·陈寿《三国志·马超传》:“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幕义。”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