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壹专权
三国时,吕壹受孙权用为心腹,任中书典校郎,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文书事。吕壹为人险狠,曾经诬陷宰相顾雍、
三国刘备称帝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同年,刘备以为关羽
三国诸葛恪专权
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孙权病危时在孙峻的力荐下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
三国黄皓专权
董允死后,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与侍中陈祗互为表里,开始参与朝政。陈祗死后,黄皓从黄门令一跃成为中常侍、
三国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发生于三国时期(228年春至234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
三国孙皓暴政
264年,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被拥立为帝,是三国时期吴国最后的皇帝。孙皓在位初期虽施行
三国石亭之战
三国时期,魏、吴两国对江淮地区进行激烈的争夺,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
三国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
三国姜维北伐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
三国孙权建国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东汉始灭。公元221年刘备不承认魏中央政府,自称汉帝。由于出现了两个中央政
三国诸葛亮南征
诸葛亮南征又称南中平定战。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蛮族(少数民族)发动的一场平定叛乱的战争。当
三国二宫之争
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两党争构,是发生于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事件,发生于吴大帝孙权在位期间,大约始于
三国孙峻、孙綝专权
孙峻和孙綝都是三国时期吴国宗室。
三国寿春驰援
公元256年(魏甘露元年)冬,东吴兴兵抢夺寿春所属的徐堨,魏吴之战不可避免,以诸葛涎所辖兵力,防守徐
三国吴国孙皓即位
吴景帝孙休病危时已无法讲话,便用手写诏召丞相濮阳兴入朝,将儿子孙覃托附于他。二十五日,孙休病逝。于是
三国陆逊败刘备于猇亭
陆逊采取持重态度,收缩兵力,退出巫峡以东狭长的崇山峻岭地带,坚守猇亭不战。刘备连夜奔逃,驿站士兵在隘
三国司马昭杀曹髦
在政治上,曹髦对司马昭专权十分不满。曹髦因司马昭权势日重,危及帝位,终于不胜其忿,声称司马昭代魏之心
三国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
三国时期,在蜀汉的南部,即今之云南、贵州和四川的南部,当时称为“南中”,散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总称为“
三国曹丕攻吴
魏也不轻易上当,派使者到吴国要吴太子入魏作人质,但被孙权拒绝。曹丕大怒,于三年出兵攻吴。十月,孙权临
三国刘禅降魏,蜀汉灭亡
刘谌在苦谏不听的情况下,哭倒于昭烈庙,杀死妻儿后自杀身亡。至此,蜀汉宣告灭亡。魏灭蜀,得蜀28万户,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