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超再通西域
自西汉汉武帝始通西域以来,汉朝逐渐控制西域。但是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执行了一系列错误的民族政策,导致西域反叛,与中原中断了联系。东汉王朝建立后,光武帝因开国之初国力有限,未能在西域设置都护,西域地区遂大部分为北匈奴控制。东汉汉明帝时期,北匈奴屡犯边疆,东汉王朝为彻底解决边患,出兵反击北匈奴,并派班超出使西域,以断匈奴臂膀。班超凭借着其出色的外交和军事才能,纵横捭阖,再次打通西域,并在西域经营三十多年,被东汉朝廷封为西域都护,封爵定远侯。班超过世后,新任都护未能正确处理各方矛盾,导致西域再叛,班超之子班勇继承父业又一次打通西域,被封为西域长史。班氏父子两代人经营西域近四十年,为中国的版图成型和民族团结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班超通西域过程中,还留下了“投笔从戎”,“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世演化为“焉得虎子”)等两千年来脍炙人口的成语。班超在西域都护任上还命令部下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尽管甘英最终未能到达大秦,但也成为了有史记载以来西行最远的中国人,开创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录。
- 中文名班超再通西域
- 主人公班超
- 地点西域
- 时间东汉汉明帝时期
事件内容
自汉武帝时张骞始通西域,经过西汉王朝的长期经营,至汉宣帝时期,西域诸国已经臣服汉朝,西汉朝廷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汉之号令颁行于西域。但到西汉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朝政混乱,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经营已经无暇顾及。王莽当政和篡位后,又对边疆执行了错误的政策,歧视和苛刻对待匈奴和西域各国,如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将包括西域各国在内的各少数民族国王称号降为侯,引起了各国的极大不满。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驻守车师的反莽派陈良、终带,举兵造反,杀戊己校尉刁护,逃入匈奴。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地近匈奴的焉耆国反叛,杀西域都护但钦。天风三年(公元16年),王莽派五威将王骏、新任命的西域都护李崇、戊己校尉郭钦等率兵进入西域。焉耆伏兵截王骏军,姑墨、尉犁、危须等国也共击之,王骏大败,李崇还保龟兹。王莽政权被推翻后,李崇被杀,西域从此与中央政府终止联系。
东汉王朝建立后,莎车王康派使者至河西,表示思慕汉庭。光武帝刘秀建武五年(公元29年),汉立莎车王康为西域大都尉。建武十七年,莎车王贤(康之子)遣使至汉请派都护,光武帝开始从窦融建议,封莎车王贤为都护,后敦煌太守裴遵劝阻,光武帝又收回都护之印,改授贤汉大将军印,莎车王贤因此怨恨汉朝,并诈称为汉都护,奴役西域各国。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鄯善、车师、焉耆等十八国国遣子入侍,请东汉王朝在西域设置都护,但刘秀因忙于巩固帝位,无暇顾及西域,故遣还侍子。莎车王贤见汉朝不派都护,即攻伐西域各国,西域大乱。 北匈奴趁机介入,西域大部地区遂为北匈奴所控制。至汉明帝中期,匈奴大规模进攻汉朝,致使“河西郡县,城门昼闭”。为彻底解除边患,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十二月,明帝任命耿秉为驸马都尉,窦固为奉车都尉,翌年春,二将与太仆祭肜、骑都尉来苗,率汉军及羌胡、乌桓、鲜卑、南匈奴等军,兵分四道出击北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