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朝鲜之役

万历朝鲜战争,又称万历朝鲜之役(朝鲜:壬辰倭乱;日本:文禄・庆长の役),是指发生于十六世纪末于朝鲜半岛的局部战争。战争分为两段,前后持续七年。1592年4月,日本权臣丰臣秀吉派遣16万人前往朝鲜,文禄之战因而揭开序幕。日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一个月攻陷朝鲜京城,驱逐朝鲜国王李昖。明朝廷很快便派出5万大军前去救援,日军受挫后和明朝议和,在1595年,战争第一阶段结束。1597年正月,日军14万大军再侵朝鲜。朝鲜二次求援,明朝紧急调4万兵力赴朝迎敌,明朝后续不断增兵,最高至7万。日军在丰臣秀吉死后难以为继,遂全部从朝鲜半岛撤退。朝鲜李朝肃宗曾言:“神宗皇帝于我国,有万世不忘之功矣。当壬辰板荡之日,苟非神宗皇帝动天下之兵,则我邦其何以再造而得有今日乎?”《明史·日本传》虽把战争的终结归结为:“秀吉死,诸倭扬帆尽归,朝鲜患亦平。然自关白侵东国,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朝鲜迄无胜算。至关白死,兵祸始休,诸倭亦皆退守岛巢,东南稍有安枕之日矣。但有学者针对这一评论表示“这种说法与史实有很大出入!”

  • 名称万历朝鲜战争;万历朝鲜之役;壬辰倭乱;文禄・慶長之役
  • 地点朝鲜半岛
  • 时间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
  • 参战方中国明朝、朝鲜王朝、日本丰臣政权
  • 结果中日展开议和(第一次);明、朝鲜联军胜利,日军撤退(第二次)
  • 参战方兵力5万人(明朝),无算(朝鲜)(第一次);16万人(日本,第一次);8万人(明朝),无算(朝鲜)(第二次);14万人(日本,第二次)
  • 伤亡情况明朝伤亡两次战争总共伤亡3-6万,日军伤亡过10万
  • 主要指挥官李如松、麻贵、李舜臣等;丰臣秀吉、小早川隆景,黑田长政等
  • 结局丰臣秀吉去世,日军战败撤兵。
  • 战争发动者日本丰臣政权
  • 主要影响日朝断绝邦交、关原之战
  • 政治影响中国巩固了东亚地区的霸权。

事件内容

名称

万历朝鲜战争中国称为朝鲜之役,与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称为万历三大征。朝鲜及韩国称为壬辰倭乱,第二次称为丁酉再乱,或将两次合称为壬辰卫国战争;日本称为文禄之役,第二次称为庆长之役,或合称为文禄-庆长之役,秀吉朝鲜征伐,征韩之役。

 

向下展开更多
点击展开更多事件信息
新版地垫
广告x
  • 寻找另一半
  • 前世今生
  • 一生财富
  • 一生事业运势
广告x

精彩推荐

广告x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泄露隐私,不正当言论可能会被屏蔽。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欢迎发布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

发表评论
  • 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