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拜相 (公元691年)

天授二年九月,狄仁杰拜相。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人。仁杰一生断案无数,无一不审核周详,秉公处理。仁杰重民生业,力革弊政,在任宁州刺史时,调和戎夏关系,颇受尊敬。武则天想建造大像,费功数百万,狄仁杰痛斥弊端,武则天认为他是正确的,才罢免了此役。武则天深叹他的宽宏大量,更加重用仁杰。《王勃集序》以高昂的战斗激情、捭阖自如的文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文。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天授二年(691)九月,狄仁杰拜相。狄仁杰(607~700)字怀英,太原人。唐代名臣。年少时就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后以明经入仕,历任大理寺丞、侍御史、刺史、宰相等职。仁杰一生断案无数,无一不审核周详,秉公处理。狄仁杰还以直谏著名,高宗时,大将军权善才误斩昭陵柏树,高宗想杀他,仁杰据理力争,权善才被改为流放。仁杰重民生业,力革弊政,在任宁州刺史时,调和戎夏关系,颇受尊敬。在任江南巡抚使时,奏毁淫祠1700余所。武则天想建造大像,费功数百万,狄仁杰痛斥弊端,武则天认为他是正确的,才罢免了此役。天授二年(691)九月,狄仁杰拜相,武则天问仁杰:“卿在汝南(豫州),甚有善政,卿欲知谮者名乎?”仁杰答道:“陛下以臣为过,臣请改之;知臣无过,臣之幸也,不愿知谮者名。”武则天深叹他的宽宏大量,更加重用仁杰。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