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照邻去世 (公元689年)
后因病辞官,隐居太白山,吃丹药致使手足残废,著有《释疾文》、《五悲文》等。抒发其虽胸怀大志,却不能有所作为的遭遇。他的代表作为《行路难》、《长安古意》,并被称为初唐巨制。龙门石窟艺术达到高峰龙门石窟在唐代,尤其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所造窟龛最多。唐代开凿的窟龛约占龙门石窟总数的十分之六。因此,龙门石窟在我国石窟艺术中有自己的特殊历史地位。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卢照邻(约635~约689),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诗人。他博才多学,善作文章,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曾任邓王府曲签、新都尉。后因病辞官,隐居太白山,吃丹药致使手足残废,著有《释疾文》、《五悲文》等。武则天曾聘为贤士。他在仕途上坎坷不得志,后又染“风痹症”,投颍水自杀而亡。曾在《释疾文》中云:高宗崇吏治,而已学于孔墨,武后崇尚刑法,而已晚年独钟于老庄。抒发其虽胸怀大志,却不能有所作为的遭遇。著有文集20卷,已佚。后人重辑其作成《幽忧子集》。他的诗多忧怨愁苦之作,还写了些揭露当时黑暗的歌行。他的代表作为《行路难》、《长安古意》,并被称为初唐巨制。
点击展开更多事件信息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泄露隐私,不正当言论可能会被屏蔽。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欢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