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越战争
元越战争,或蒙越战争、元朝越南战争、蒙古越南战争、蒙古侵越战争、越南抗元战争,是指历史上元朝对越南陈朝的侵略战争。越南对抗蒙元的战争共有三次,分别发生在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以及1287年至1288年。在每次战争前后,双方均进行过外交活动。越南陈朝共有三代皇帝经历了此次战争,分别为:陈太宗、陈圣宗和陈仁宗。
- 名称元越战争
- 地点越南
- 时间1257年-1258年、1284年-1285年、1286年-1288年
- 参战方元朝、越南
- 结果元军不利,放弃占领越南
- 主要指挥官兀良哈台、陈太宗
事件内容
战争背景
越南在939年(南汉大有十二年)以前基本由中国政
权所控制。在939年(南汉大有十二年),越南的封建主吴权打败了中国的军队,使得越南开始走向独立,建立了吴朝。之后,越南先后经历了李朝,陈朝,胡朝等朝代,并且在李朝时期打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在陈朝时期走向了强大。
1224年(南宋嘉定十七年),李朝权臣陈守度废掉皇帝惠宗,改立李惠宗的女儿李昭皇(1224—1225年在位)为皇帝。1226年(南宋乾定四年),陈守度怂恿从侄陈煚与昭皇结婚,并强迫昭皇让位给陈煚,李朝至此灭亡,陈朝成立。而陈守度自称为太师,并完全掌握了国家的实权。陈氏正式握权统治之后,大力加强内政,并结束了李朝已来各地“盗贼群聚”之局。到1229年(南宋绍定二年),较具实力的割据者阮嫩病逝后,各种反抗势力基本上被平定。
在同时期的中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宋朝先前由于金国的进攻而被迫南移。西部则是西夏的土地。到13世纪,金国北方的蒙古各部被成吉思汗所统一,实力逐渐强大。蒙古人进而南侵,并灭亡西夏(1227年)和金国(1234年)。当时蒙古帝国已经灭亡了很多国家并使自己的领土跨越亚洲和欧洲大陆,他们准备继续南下进攻南宋。
1254年(元宪宗四年、南宋宝祐二年),蒙古军占领大理国(今云南),并计划占领位于东南的大越(越南陈朝),从而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点击展开更多事件信息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泄露隐私,不正当言论可能会被屏蔽。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欢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