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定苗疆
平定苗疆也称之为平复大小金川,是乾隆自诩的“十全武功”之一。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湖南、贵州的苗民在石三堡、石柳邓、吴半生等人的率领下起义。清政府先后派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等出兵镇压。但金川战事由于战略、政略以及天时地利方面的欠缺,实际上损耗极大而收效甚微,是一场“惨胜”。
- 本名平定苗疆
- 别称平复大小金川
- 主要指挥官福康安,和琳
事件内容
过程
两金川即大小金川,位于今四川省西部,大金川是大渡河上流,小金川则是大渡河上流东面的一条支流,都为藏族聚居地。自元代开始,中央政府先后在两金川分设土司,令其各守疆界,相互牵制,借以捍卫边围。惟土司众多,彼此之间每因承袭土职或边界纠纷日寻干戈,仇杀不已。清初沿明旧制,颁授印信,大小金川接受清廷册封。土司们常以朝廷名号恃强掠夺,蚕食邻邦,不安住牧,声势日盛,边境不安,加之大小金川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成都,远连卫藏,威胁到内地的安全,为求永靖边围,乾隆皇帝遂兴师进剿,乃有平定大小金川之役。
点击展开更多事件信息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泄露隐私,不正当言论可能会被屏蔽。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欢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