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代表做——杜岭方鼎铸成 (商代中期)

杜岭方鼑是目前发现的商代中期最大的青铜礼器,用于祭祀、饪食,1974年发现于河南郑州张寨南街杜岭土岗。司母戊方鼑司母戊方鼑是商王文丁为祭祀母戊而铸造的祭器,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殷墟出土,重875公斤,是中国现存最重的青铜铸件。腹壁内铸铭文“司母戊”3个字,司通“祠”字,意指祭祀,母戊为文丁母亲的庙号。鼑的合金部分为铜84.77%,锡11.64%,铅2.79%,锡铅合计14.43%,较为符合铸造青铜容器硬度的要求。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杜岭方鼑是目前发现的商代中期最大的青铜礼器,用于祭祀、饪食,1974年发现于河南郑州张寨南街杜岭土岗。和商代后期以司母戊鼑为代表的方鼑造型相比,杜岭方鼑腹部过深,足相对较短,显得庄严感不足,耳和口沿也太单薄,尚有外范接合不严、部分纹饰有重叠的缺点。杜岭方鼑的发现开拓了人们对商代中期青铜工艺的眼界,它为商后期出现的司母戊等大方鼑在造型和上开了先河。
杜岭方鼑
    口部近似正方形,平折沿,上有拱形立耳,壁微内收,平底,空柱状足。器壁四周均以饕餮纹与乳丁纹装饰,足部亦铸有饕餮纹与弦纹。
 
司母戊方鼑
    司母戊方鼑是商王文丁为祭祀母戊而铸造的祭器,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殷墟出土,重875公斤,是中国现存最重的青铜铸件。造型端庄厚重,器身呈长方形,立耳,柱足粗壮,通高133厘米,器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纹饰华美,腹部饰有兽面纹,耳廓饰有虎食人头纹。腹壁内铸铭文“司母戊”3个字,司通“祠”字,意指祭祀,母戊为文丁母亲的庙号。司母戊方鼑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青铜冶铸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高度发达的标志,在世界青铜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鼑是用陶范铸造的,鼑体浑铸,铸型由腹范、顶范、芯和底座、浇口组成,鼑耳后铸,附于鼑的口沿之上,耳的内侧孔洞是固定鼑耳泥芯的部位。鼑的合金部分为铜84.77%,锡11.64%,铅2.79%,锡铅合计14.43%,较为符合铸造青铜容器硬度的要求。
 
虎耳方鼑
    高95厘米,重49公斤,形体巨大,造型雄伟,装饰华丽,四角饰羊角兽面纹。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