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北庭都护府 (公元702年)
长安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武周开始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的西域地区。贞观十四年,唐灭高昌并以此地为西州。随后打败西突厥,又以可汗浮图城为庭州,并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642~648年,唐军先后占领天山南北广大地域,设置了龟兹、疏勒、于阗、碎叶等“安西四镇”。在碎叶以东置昆陵都护府。垂拱元年,武后重新设立昆陵都护府。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长安二年(702)十二月十六日,武周开始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的西域地区。贞观十四年(640),唐灭高昌并以此地为西州。随后打败西突厥,又以可汗浮图城为庭州,并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642~648年,唐军先后占领天山南北广大地域,设置了龟兹、疏勒、于阗、碎叶等“安西四镇”。显庆二年(657),唐灭西突厥,控制了整个西域。在碎叶以东置昆陵都护府。垂拱元年(685),武后重新设立昆陵都护府。但由于都护阿史那元庆统御无方,为有效管理天山北麓广大疆域,唐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最初管辖盐、治等16番州,景云二年(711)升为北庭大都护府,与安西大都护府分管天山北南,镇括天山经北、巴尔喀什湖以南,远至两湖流域的西突厥14姓部落及各番国等地区。
点击展开更多事件信息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泄露隐私,不正当言论可能会被屏蔽。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欢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