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称帝 (公元265年)

称帝后,司马炎分封宗室二十七王,把司马氏宗室都分封为王。王国地不过一郡,王国的相由朝廷任命,与太守无异。泰始二年十二月,因屯田制难以继续,晋武帝司马炎再次下诏正式废除民屯。司马炎罢农官以及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严禁私募佃客,在客观上起了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至此,司马炎大致完成了称帝改制的任务。

主要角色

更多 >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泰始元年(265)十二月十一日,司马炎设坛南郊,燔柴告天,逼迫魏帝曹奂退位,自称皇帝,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长子,逼迫曹奂退位后,封其为陈留王,改魏为晋,史称西晋,改元泰始,建都洛阳。称帝后,司马炎分封宗室二十七王,把司马氏宗室都分封为王。司马炎泰始分封,基本上承后汉之旧制,君国而不君民。王国地不过一郡,王国的相由朝廷任命,与太守无异。国中长吏由诸王自选,财政不能自己擅作主张。泰始二年(266)十二月,因屯田制难以继续,晋武帝司马炎再次下诏正式废除民屯。司马炎罢农官以及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严禁私募佃客,在客观上起了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泰始四年(268)正月,贾充主持修订的新律修成,成为后世法律形式蓝本。司马炎还屡次下诏书责成地方官必须致力于省徭务本,并力垦殖;务必使地尽其利,禁止游食商贩,晋泰始四年(268)十一月,司马炎下诏要求王公卿尹及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十二月,颁五条诏书于郡国:一正身;二勤百姓;三抚孤寡;四敦本息末;五去人事。至此,司马炎大致完成了称帝改制的任务。
汲冢竹书出土
    晋咸宁五年(279)十月,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冢,盗得古竹简书十车。不准盗得的一大堆竹简书中,有魏国史书“纪年”13篇,记叙夏朝以来至魏安釐王2000年事,其中所叙之事与经传所记载的有很大出入,是一笔很值得研究的宝贵历史财富。有《穆天子传》等五篇,记叙周穆王游行四海之事,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书总共有几十篇,整个竹简书加起来大概有十余万字,竹筒上的字都是蝌蚪文,是用漆书写在竹简上的,每片竹简写有46个字。因年代久远,加上盗墓者破坏,墓中挖掘出来的竹简多数简札散乱,残缺不齐。竹简出土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下令将它收藏起来,由学者荀勖、和峤、杜预等人略加整理,依据竹简提供的材料整理出15部,87卷。在荀勖、和峤之后,卫恒、束晳相继完成最后的整理工作,并把它译成今文。总共花了十年时间,终整理出了《穆天子传》、《竹书纪年》、《汲冢琐语》三部书。
详情内容
    泰始元年(265)十二月十一日,司马炎设坛南郊,燔柴告天,逼迫魏帝曹奂退位,自称皇帝,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长子,逼迫曹奂退位后,封其为陈留王,改魏为晋,史称西晋,改元泰始,建都洛阳。称帝后,司马炎分封宗室二十七王,把司马氏宗室都分封为王。司马炎泰始分封,基本上承后汉之旧制,君国而不君民。王国地不过一郡,王国的相由朝廷任命,与太守无异。国中长吏由诸王自选,财政不能自己擅作主张。泰始二年(266)十二月,因屯田制难以继续,晋武帝司马炎再次下诏正式废除民屯。司马炎罢农官以及屡次责令郡县官劝课农桑,严禁私募佃客,在客观上起了促进生产发展的作用。泰始四年(268)正月,贾充主持修订的新律修成,成为后世法律形式蓝本。司马炎还屡次下诏书责成地方官必须致力于省徭务本,并力垦殖;务必使地尽其利,禁止游食商贩,晋泰始四年(268)十一月,司马炎下诏要求王公卿尹及郡国守相,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十二月,颁五条诏书于郡国:一正身;二勤百姓;三抚孤寡;四敦本息末;五去人事。至此,司马炎大致完成了称帝改制的任务。
汲冢竹书出土
    晋咸宁五年(279)十月,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冢,盗得古竹简书十车。不准盗得的一大堆竹简书中,有魏国史书“纪年”13篇,记叙夏朝以来至魏安釐王2000年事,其中所叙之事与经传所记载的有很大出入,是一笔很值得研究的宝贵历史财富。有《穆天子传》等五篇,记叙周穆王游行四海之事,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书总共有几十篇,整个竹简书加起来大概有十余万字,竹筒上的字都是蝌蚪文,是用漆书写在竹简上的,每片竹简写有46个字。因年代久远,加上盗墓者破坏,墓中挖掘出来的竹简多数简札散乱,残缺不齐。竹简出土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下令将它收藏起来,由学者荀勖、和峤、杜预等人略加整理,依据竹简提供的材料整理出15部,87卷。在荀勖、和峤之后,卫恒、束晳相继完成最后的整理工作,并把它译成今文。总共花了十年时间,终整理出了《穆天子传》、《竹书纪年》、《汲冢琐语》三部书。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