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边界恢复榷场 (公元1005年)

宋、辽自澶渊之盟缔结后,双方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互致友好。宋、辽原先在边境地区设有互市市场即榷场,专设有官员监督贸易和征税,商人入场贸易,须缴纳商税,支付牙钱。除此之外,景德二年二月,宋还命开封府推官、太子中允、地集贤院孙仅担任辽国母生辰使,出使辽国,受到极好的礼遇。此后百余年间,宋、辽双方基本保持一种和平友好的关系。宋辽双方的和睦相处,为双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及互相交流创造了条件。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宋、辽自澶渊之盟缔结后,双方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互致友好。宋、辽原先在边境地区设有互市市场即榷场,专设有官员监督贸易和征税,商人入场贸易,须缴纳商税,支付牙钱。宋辽边境冲突激烈时期,榷场贸易多停废。景德二年,辽统和二十三年(1005)二月,辽再置榷场于振武军(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以羊和皮毛换取宋地绢绸,彼此互利。同时,宋在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安肃军(今河北徐水)开放榷场,双方都采取了一些管理榷场的措施,互致友好。除此之外,景德二年二月,宋还命开封府推官、太子中允、地集贤院孙仅担任辽国母生辰使,出使辽国,受到极好的礼遇。此后百余年间,宋、辽双方基本保持一种和平友好的关系。每年双方互派使臣交贺“生辰”、“正旦”;若旧君死亡、新主登位,则又有“告哀使”、“告登宝位使”的派遣,双方亦有“祭奠使”、“吊慰使”、“贺登宝位使”的报聘。宋辽双方的和睦相处,为双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及互相交流创造了条件。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