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建南北衙 (公元636年)
618年,李渊入长安,下令沿用隋府兵制。唐代中央官署因在南衙办公,故称南衙或南司,十二卫属南衙,由宰相负责,所以又称为南衙禁军。禁军常屯驻北门,所以称为北衙禁军,主要负责皇宫宿卫。皇帝通过后部掌握了十二卫与六率所统府兵的发兵权,从而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这对维护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城由廓城、皇城、宫城构成,面积达84平方公里。宫城先建,是皇帝的居所,位于城中心北部。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618年,李渊入长安,下令沿用隋府兵制。贞观十年(636),唐太宗对府兵制进行调整,设立十二卫和太子东宫六率为府兵的中央管理机关。唐代中央官署因在南衙办公,故称南衙或南司,十二卫属南衙,由宰相负责,所以又称为南衙禁军。而元从、羽林等禁军起初设有专门机构,多由皇帝通过宦官或武官亲领。宦官居禁苑内,与南衙相对,故称北衙。禁军常屯驻北门,所以称为北衙禁军,主要负责皇宫宿卫。皇帝通过后部掌握了十二卫与六率所统府兵的发兵权,从而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这对维护封建中央集权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南北衙的建立也标志着封建军事管理制度的成熟与完善。
点击展开更多事件信息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泄露隐私,不正当言论可能会被屏蔽。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欢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