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堰工程完工 (公元833年)
它山堰堰址选择在今浙江宁波西南50余里的鄞江桥镇西南部。它山堰的坝体结构是我国建坝史上首次出现的以大石块叠砌而成的拦河滚水坝,全长42丈,左右各砌36级石阶。由于两湖近在宁波南门,从而也解决了宁波的饮水问题,这样就一举多得,颇见设计时的匠心。它山堰的设计和施工充分展示了唐代后期水利工程技术达到很高的标准。法门寺唐代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唐德宗(780~804年在位)以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向南转移,出现了若干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的灌溉工程,它山堰即是其中之一。唐太和七年(833),鄮县(今鄞县)县令王元[日韦]主持修建它山堰。它山堰堰址选择在今浙江宁波西南50余里的鄞江桥镇西南部。它山堰的坝体结构是我国建坝史上首次出现的以大石块叠砌而成的拦河滚水坝,全长42丈,左右各砌36级石阶。上游引来的水顺着石阶下泻,分别注入大溪和鄞江中;流入大溪的水再引到宁波南门,在此汇蓄成日湖和月湖;两湖旁再凿干渠和支渠,引湖水灌溉农田。由于两湖近在宁波南门,从而也解决了宁波的饮水问题,这样就一举多得,颇见设计时的匠心。为保持水库和渠道的供水量,不至于在旱时缺水,涝时成患,在大溪上修建三座节制闸门,即“堨”,能按时启闭,调节水量,和现在的水库建设相似。它山堰的设计和施工充分展示了唐代后期水利工程技术达到很高的标准。
向下展开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