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凿敦煌石窟 (公元524年)

北魏佛教徒对敦煌石窟的开凿,主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北魏石窟有禅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三种样式。壁画主要是佛传、本生和因缘故事。再次,龟兹石窟中的壁画能够根据画面的内容,较为合理地使用调和色和对比色。北齐骠骑大将军唐邕发愿将佛经刻之于名山。北响堂山刻经洞开我国佛教史上镌刻石经之风气,而且刻经地点集中于邺都附近及鲁南兖州一带山区。

主要角色

更多 >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正光五年(524),北魏的佛教徒又在敦煌开凿石窟。敦煌石窟现存编号洞窟492个,属于北魏时代的并不多。北魏佛教徒对敦煌石窟的开凿,主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敦煌石窟在东晋太和元年(366)开始筑造。当时最有名的建造者是前秦和尚乐僔。稍后,法良禅师也继续开凿石窟,雕塑佛像。经过西凉、北凉营造,敦煌石窟已经初具规模。北魏年间,佛教徒继续在敦煌筑建石窟。北魏石窟有禅窟、中心柱窟和覆斗顶窟三种样式。窟中所造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者弥勒佛,主像的两侧通常是两个夹侍菩萨像。壁画主要是佛传、本生和因缘故事。壁画多数以土红色做底色,使用青、绿、赭、白等色彩的颜料进行描绘。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是当时人们高超绘画和雕塑技巧的历史见证。
新疆石窟形成龟兹风格     新疆石窟是除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之外的中国古代文明的又一珍品。佛教在公元一世纪末传入中国后,很快在西域(今新疆境内)盛行,而当时的西域大国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及其周围地区)则是当时西域的佛教中心。到公元五、六世纪,龟兹佛教达到鼑盛时期,这一时期大量开凿的佛教石窟集中体现了龟兹这一地区的风格特色,这些地域特色又主要表现在洞窟形制、壁画题材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在艺术风格方面,龟兹石窟中的壁画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壁画布局规范对称。其次是在突出画面人物的前提下画有大量的图案、纹饰和装饰画,使壁画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又填补了墙壁、洞顶的空白,装饰了环境。再次,龟兹石窟中的壁画能够根据画面的内容,较为合理地使用调和色和对比色。调和色多用于人物活动的描绘,显示出庄严、沉稳的效果;而对比色则多用于环境的渲染,突出宗教气氛。新疆石窟中的龟兹风格出现在公元四至六世纪之间,以后依次出现了汉代风格和回鹘风格。它表现了龟兹这个当时的西域大国对外来文化相当大的改造力和融和力。
北齐刻经     文宣帝高洋开北齐佞佛之风,朝野热衷于传抄佛经、建造寺庙、开凿石窟,佛教刻经事业尤为炽盛。北齐骠骑大将军唐邕发愿将佛经刻之于名山。北齐天统四年(568)起在北响堂山开凿石窟,并在窟内外壁上镌刻《维摩经》、《孛经》、《弥勒成佛经》各1部,前后历时4年,至武平三年(572)才完成。北响堂山刻经洞开我国佛教史上镌刻石经之风气,而且刻经地点集中于邺都附近及鲁南兖州一带山区。除北响堂山刻经外,还有南响堂山刻经(572)、宝山刻经、徂徕山刻经(570)、泰山刻经、水牛山刻经、尖山刻经(575)等。周武帝灭北齐后,亦在境内灭佛,而佛教徒依旧刻经不辍,陆续又有邹峰铁山刻经(579)、冈山刻经(580)、葛山刻经(580)、峰山刻经等,都是书刻面积巨大,空前绝后的摩崖大字。或楷或隶的刻经书体,既不同于北魏碑体楷书,也不像东汉隶书,风格雄浑简静,为后世欣赏和模仿。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