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统一北方 (公元577年)

三日,北齐太皇太后、太上皇后等由邺都逃往济州;九日,北齐幼主高恒亦领亲信东逃;十九日,北齐太上皇帝高纬亦率百骑东逃。二十日北周军攻克邺城。二十一日,高纬逃到济州,与家小会合后,授意高恒让位给驻守瀛州的任城王高湝,高纬自称无上皇,称高恒为守国天王。北朝无论石雕、石刻都成就斐然,就石刻线画而言,其流传佳作足以代表那一时代我国绘画中线描艺术的最高水平。“序”是全书的总纲,“杂说”则被认为是后人所作。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建德六年(577)二月,北周灭北齐,统一了北方国土。北周武帝于建德四年(575)七月,建德五年(576)十月两次伐齐,占领了北齐重镇晋阳。北齐武平七年(576)十二月,周武帝领兵攻邺城,北齐后主为逃避责任,于北齐承光元年(577)正月初一禅位给8岁的儿子高恒,即幼主,改元承光,高纬自为太上皇帝。三日,北齐太皇太后、太上皇后等由邺都逃往济州;九日,北齐幼主高恒亦领亲信东逃;十九日,北齐太上皇帝高纬亦率百骑东逃。二十日北周军攻克邺城。二十一日,高纬逃到济州,与家小会合后,授意高恒让位给驻守瀛州的任城王高湝,高纬自称无上皇,称高恒为守国天王。接着,高纬全家等南逃青州欲投奔陈,被北周大将尉迟纲追上俘虏。二月,高湝在信都(今河北冀州)集中四万余兵力,欲图恢复失地,被北周齐王宇文宪击败,高湝被俘,自此北周统一北方。周灭齐统一北方,客观上促进了北方各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的完成,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汉族,为进一步的南北方统一作了准备。
北朝石刻线画成就斐然     北朝的作品里还保留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图景,如商旅驼运图,商谈图等等,都是当时东西贸易深入发展的特有产物,因而也具有更浓的生活风味和写实气息。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在北方建立起了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者崇奉佛法,大量吸收了当时外国(主要是印度)宗教画家传来的佛教艺术;同时,他们又向往着南朝文化的秀丽繁盛,积极开展南北交流,因而北朝的艺术中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这两种差距甚大的艺术技巧和审美因素水乳交融,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新的艺术风格。北朝无论石雕、石刻都成就斐然,就石刻线画而言,其流传佳作足以代表那一时代我国绘画中线描艺术的最高水平。北朝石刻线画的骄人成就,首先托赖于佛教石窟的大规模开凿和佛教造像碑的盛行。最早的北朝石刻线画保存在佛教石塔上,各种石窟中的佛座、壁龛,也是绘刻线画的主要地方。主要题材有佛像故事图等等;各种佛教和西为文化的图案,也遍布其间,如莲花、宝相花树、护法狮子、西域杂技等等,都很常见。在这些佛教石刻线画的演变中,形象地展示了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汇和发扬光大。
贾思勰著成《齐民要术》     约在永熙二年至武定二年间(533~544),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贾思勰是青州(今山东寿平县)人,生平不详,曾任高阳太守。《齐民要术》共10卷92篇,11万多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范畴。卷首有“序”和“杂说”各一篇。“序”是全书的总纲,“杂说”则被认为是后人所作。该书主要内容有:土壤耕作和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园艺和植树技术,包括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动物饲养技术和畜牧兽医;农副产品加工和烹饪技术等。书中引用了100多种古代农书和杂著的内容,使《汜胜之书》、《四民月令》及《陶朱公养鱼经》等一些佚失著作的部分内容得以保存下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为后世的农学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的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