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创立闽学

朱熹用这些米设了社仓,登记民众户口,散给粮食作为赈济,人民因而得以度过灾荒。知府王淮颁令,将粮食一概留在乡里,仅将户口上报官府,从此以后每年敛散,这就是社仓法的开始。他认为国家设立学校的最终目的在于造就贤才,改善吏冶。朱熹的一些著述,也成为封建学校的法定教科书,对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和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人格修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角色

更多 >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创办书院,讲解经书,宣传理学,培养了大批弟子,并由此创立“闽学”学派。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代表了理学发展的最高水平。朱熹早年出入佛老经传,所学以儒家经典为主,对佛、道也有一定造诣。朱熹在宋明理学家中最重视知识训练,并把知识的培养与道德的修炼结合起来,其“格物”包含有格求天地自然、草木器物之理的内容,这些思想为明中叶以后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精神资源。朱熹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的成就,为理学之集大成者。在朱学思想体系中,不仅熔铸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而且还吸取了佛、道思辨哲学的营养,更富于理论思维色彩。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是理学的成熟形态,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朱子之学在宋元之际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国,17世纪欧洲人开始注意朱学,18世纪初有人翻译了朱熹的某些作品。可见,朱子之学的研究已超越了国界,朱学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哲学理论。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