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宗爱弑魏二帝 (公元452年)

加剧了宫廷内部斗争。中常侍宦官宗爱忌恨太子晃监国,罗织罪名构陷太子亲信道盛,太武帝怒斩道盛,太子晃终日忧虑,于451年六月十四日病死。但后来拓跋余对宗爱逐渐不满,设法削夺其权力。文成帝传令诛杀宗爱、贾周,并夷其三族。崔浩记北魏先世丑恶之事,均直笔实录,不为避讳。鲜卑贵族均怒,联合告于拓跋焘。当时因此案而死者有120余人,因高允犯颜进谏,拓跋焘才未株连更广。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450年率大军南征宋国,死伤大半。跋焘对外用兵的无功。加剧了宫廷内部斗争。中常侍宦官宗爱忌恨太子晃监国,罗织罪名构陷太子亲信道盛,太武帝怒斩道盛,太子晃终日忧虑,于451年六月十四日病死。后来太武帝知道太子无罪,懊悔不已。宗爱怕遭诛杀,在452年二月五日先下手弑帝,后又设计捕杀左仆射兰延及秦王翰等人,拥立与其关系甚好的南安王拓跋余为帝,改元承平。但后来拓跋余对宗爱逐渐不满,设法削夺其权力。宗爱十分气愤,遂于十月乘拓跋余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城东)黑夜祭祀祖先时,指使小黄门贾周等就地杀之。后来在羽林郎中刘尼与尚书源贺、陆丽密度拥皇孙拓跋濬登永安殿即位,改元兴安,是为高宗文成皇帝。文成帝传令诛杀宗爱、贾周,并夷其三族。
崔浩之狱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六月十日,北魏司徒崔浩被魏太武帝拓跋焘藉“国史案”所杀,同宗及姻亲均遭族诛。崔浩先后仕于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为北魏辅国元老,初拜博士祭酒,累官至司徒,军国大计,多所参赞。崔浩工于书法,精通经史,对天文历学也多有研究。他因博学多才,所以自视甚高。清河崔氏原为魏晋士族高门,未随东晋南渡,遂成为北方士族冠冕。但他虽仕北魏,却仍想保持汉士族固有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他还曾主持“整齐人伦、分明士族”等一类工作。这些“扬汉抑胡”的做法,激起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并欲见机除之。崔浩晚年,奉命监秘书事,与高允等共修北魏的史书《国纪》。崔浩记北魏先世丑恶之事,均直笔实录,不为避讳。鲜卑贵族均怒,联合告于拓跋焘。有人甚至诬告崔浩欲趁拓跋焘南侵之机谋反。拓跋焘大为愤怒,遂于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六月十日,诏诛崔浩圾秘书省有关官吏,并族诛崔浩同宗及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这就是牵连甚广的“崔浩之狱”。当时因此案而死者有120余人,因高允犯颜进谏,拓跋焘才未株连更广。  
向下展开更多
点击展开更多事件信息
新版地垫
广告x
  • 寻找另一半
  • 前世今生
  • 一生财富
  • 一生事业运势
广告x

精彩推荐

广告x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泄露隐私,不正当言论可能会被屏蔽。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欢迎发布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

发表评论
  • 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