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时刘备是孙权的马仔而非盟友

作者:鹅卵石

这个问题很敏感,一直以来,由于拥护刘备的观点比较盛行,因此几乎所有的学者或者教科书,均认为孙权和刘备就是平等同盟的关系,并多以孙刘联盟相称。可是,大量的历史记载表明,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观点!

实际上,刘备就是在被曹操追杀的走投无路的情况,在鲁肃的极力劝说下,权衡利弊投奔到了孙权麾下,成为了孙权手下的一员。当然,由于刘备是带着一定的军队投奔而来,加上其本人较高的声望和影响力,其在孙权手下的地位,并不同于周瑜、鲁肃等人,而是带有一定的独立性。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出于对蜀汉帝国创始人刘备的保护(连带保护诸葛亮),对这个问题的记载是比较模糊的,如果简单地看,是很难发现这个问题的实质的。本节将通过大量的历史证据,来告诉大家:刘备与孙权不是平等的联盟关系,而是刘备率军投靠了孙权。

在《三国志》的不同传记中,都有对赤壁之战时双方关系的记载,但是以前大家都错误理解了这些记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史书中究竟是如何记载的:

1、《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遣诸葛亮自结於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

2、《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

3、《三国志周瑜传》记载: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

4、《三国志鲁肃传》记载: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

5、《三国志鲁肃传》记载: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以上是赤壁之战时对双方关系有直接记载的五个主要人物的个人传记的内容。在这里,我们发现:有四个传记里对双方关系使用的是“并力”,有一个是用的是“俱进”。那么,只要我们搞清楚当时“并力”和“俱进”是什么含义,事实就清楚了。

古文中,“并”是“合并”之意,“力”则是“力量、军力”的意思,因此,所谓“并力”,就是“合并力量”之意。而很显然,应当是弱小的力量合并到强大的力量中去。再说“俱进”,其实也就是一同进攻之意,而要一同进攻,自然也包含着“合并力量”一起进攻的意思。因此可以说这五个记载中,对孙刘双方实际关系的表述,其实都是一个词:并力。

那么,“并力”是否有两个不同势力平等同盟的意思呢?我们至少在《三国志》中看不到这样的意思,而合并力量一同达到目的的意思,到是能够找到很多,举例如下:

《三国志孙坚传》记载:(朱)俊表请坚为佐军司马,乡里少年随在下邳者皆原从。坚又募诸商旅及淮、泗精兵,合千许人,与俊并力奋击,所向无前。——这里孙坚是朱俊麾下新任的佐军司马,而孙坚带领的不是朱俊配给的正规军,而是自己招募的民兵,因此两军并力作战,也就是朱俊的正规军与孙坚的民兵合并力量一起攻击,显然孙坚与朱俊不可能是平等同盟关系。

《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昌豨反,遣于禁击之,未拔,复遣渊与禁并力,遂击豨,降其十馀屯,豨诣禁降。——这里显然夏侯渊与于禁是曹操手下分别带兵的大将,而不是什么联盟,这里并力就是两支军队合并在一起共同攻打叛贼昌豨。

可见,并力就是下级与上级或同样是下级的兵力合并在一起共同作战,而并没有平等联盟的意思。因此,《三国志》对孙刘双方关系的记载,实际上就是新投奔来的下级刘备把兵力与孙权(或周瑜)合并一起去对付曹操。

这个问题,我们前面章节已经详细阐述过。鲁肃是一个很智慧和对孙权很忠诚的人,他不会出卖孙权的利益,在刘备本打算曲身去投奔偏远弱小的吴巨时,反而要刘备提高身份,来东吴与强大的孙权平起平坐地谈结盟。因此,鲁肃本就是建议刘备在走投无路时不要去投奔吴巨而来投奔孙权的,刘备在形势压迫下,也是悻然接受这个建议的。

首先,《三国志程昱传》记载: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这个是敌方对孙刘关系最明确的一个记载,是非常有证明力的。在古文中,所谓“奔”,其实就是投奔、或者奔向何处之意。如果是投奔,那么意思比较明确,就是刘备投奔了孙权;若是奔向何处,其实也是一样,如果你是奔向自己的根据地,那到是正常,而如果你奔向别人的地盘,显然是不正常,就是去投奔对方的。吴当时是孙权的地盘,“奔吴”自然就是你刘备走投无路带着小股军队奔向孙权的地盘,显然也是去投奔对方的。我们可以看几个奔的例子:

《三国志关羽传》: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关羽投奔回到刘备身边。

《三国志张飞传》: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刘备显然是要去投奔苍梧的吴巨。

《三国志马超传》: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马超显然是投奔汉中的张鲁而去。

《三国志袁绍传》:太祖至,击破备;备奔绍。——刘备显然是战败后投奔了袁绍。

《三国志刘表传》: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刘备显然是投奔刘表而来的。

因此,这些证据表明:刘备是投奔孙权或者说走投无路奔孙权的地盘而去,那也就是去投奔的意思了。

其次,《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屈为人用者”?显然就是人家的部下,在屈身被人家使用。也就是说刘备当时是正在被孙权使用的部下,而周瑜担心刘备有野心,不肯一直屈为人用,所以才有了后来建议孙权软禁刘备。同传还记载道:“瑜上疏曰:‘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显然,此时的刘备还依然是“池中物”,也就是依然是孙权的部下,如果把大片土地借给刘备,那么刘备很快就不是“池中物”了。

以周瑜的智慧,能够把平等同盟,还有不少军队的刘备,视为“屈为人用者”和“池中物”吗?显然不可能!因此,实际上,此时的刘备确实就是“屈为人用者”和“池中物”,也就是孙权的部下,而决不是什么平等的同盟关系。所以周瑜等人才会建议孙权软禁或除掉刘备。

再次,当周瑜临死之时,向孙权讲到了自己的两个担心,是什么呢?《江表传》记载:“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可见周瑜担心的,一个是北方实力强大、虎视眈眈的曹操集团,另一个就是寄寓在荆州的刘备小集团。什么是“寄寓”?大家一定是很清楚的,平等的同盟关系决不会是寄寓关系。刘备投奔在刘表麾下,想必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事情,而鲁肃对刘备依靠刘表的这种关系,就认为是寄寓关系。《三国志鲁肃传》记载:“肃进说曰:‘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可见,刘备在孙权这里,其实也是寄寓关系,也就是投奔孙权的关系。

其实刘备所进驻的夏口也是孙权的地盘,作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军阀,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自己的地盘,以便养活自己;自己的军队,以便保卫地盘。如果只有军队没有地盘,则只能去依附别的有地盘的大军阀。孙权拥有江东六郡广大地盘,而此时刘备已经无有地盘,二者地位已经不平等,孙权怎么可能与刘备平等结盟呢?

第四,刘备虽然自封荆州牧,但是并未得到孙权的认同,因此刘备不仅没有州牧办公的地方(其办公地点,是周瑜临时分给的南岸一小块地上自己新修建的小城——**),更不能管理荆州。没办法,刘备只好冒着被孙权软禁的危险,亲自跑去面见孙权,请求让其负责荆州,也就是向孙权要官当。《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我们知道,通常的惯例:平等同盟的双方领袖,是不可能亲自跑到另一方去求情要官的,最多是双方在中间地带进行友好的会见。而只有下属才会跑去求领导给大官或负责更大的地盘。刘备的所作所为,根本就不是一个平等同盟领袖的作为,而完全是孙权部下来要求当大官的典型表现。因此,这也说明:刘备确实是孙权的部下,所以才会去找孙权求官,也就是说刘备确实是投奔孙权的。

有如此多的学者和学术著作,放着如此多、而且比较明显的证据不理,却都认为孙刘关系是平等同盟关系,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那么是什么导致这样的错误呢?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东晋开始,汉人利益集团就有明显的倾向:拥刘反曹,尤其是在南北分裂、对峙的时期。因此,很多学者文人把刘备做为汉朝正统而需要加以提升其地位和形象。如果刘备最后发家,是依靠投奔孙权,当孙权部下,借荆州不还才发展起来的,这对刘备的正统形象是极不光彩的。因此,大量的学者(甚至包括《三国志》的作者)都开始有意无意地隐晦刘备投靠孙权的事实,而把这段关系搞的比较模糊,借以提高刘备的地位。

比如在《三国志先主传》中,对于刘备是如何取得荆州控制权的问题,完全就没有记载!难道如此重要的荆州(至少是南郡),孙权什么不说就送给了刘备?从《三国志》其他传记中,显然我们可以看到,是孙权听从了鲁肃的意见,而把荆州交(借)给了刘备负责。因此很明显,陈寿认为刘备借了荆州又不归还是一个很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在《三国志先主传》里就隐晦掉不记载了。为什么说“交”后面还要来个“(借)”呢?这是因为,孙权开始是把荆州交给刘备的,因为刘备此时还是孙权的部下;而随后,由于刘备自己拿下了益州,再加上荆州,其实力比上级领导孙权已经不差了,因此就不再接受孙权的领导而正式独立出去了。如果刘备一直是孙权下属,那么就一直可以使用“交给”这个词;而一旦刘备独立了,那么荆州就成为孙权“借给”刘备的了。

第二,是学者们都误解了两个相关的记载。哪两个呢?就是经常被用来证明孙刘是平等同盟关系的两个记载:其一是《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说权曰:……‘故豫州遁逃至此。……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於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许多人由此认为孙权是接受了诸葛亮的全部建议,不仅同意出兵破曹,也同意了“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的建议。但是,这个理解是错误的。实际上,孙权所谓大悦,其实只是同意了让刘备遁逃至此,也就是接受其来投奔,并同意出兵抵抗曹操,拯救刘备,而并没有同意诸葛亮建议的最后内容:让荆、吴分别都强大起来。孙权的用意很清楚,接受刘备的投奔,出兵击曹操一旦胜利,将独自占领荆州,怎么可能还把荆州给刘备?从赤壁战后孙权的所有行动,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其二是《江表传》记载:“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刘备派遣诸葛亮去见孙权是在鲁肃建议之后,而鲁肃的建议则是:让刘备不要去投靠弱小的吴巨而去与孙权并力(投靠孙权)或者是自结于东。因此,刘备确实是派遣诸葛亮去见孙权了,同时希望争取到比投奔更好的地位,那就是结同盟誓。但是孙权是否接受,并不是刘备、诸葛亮所能左右的。因为刘备此时是走投无路的境地,他并没有什么更强硬的牌可打。孙权如不同意平等结盟而只同意刘备投奔过来做下属,刘备也得认同,因为这样至少可以换来孙权出兵救自己的性命。

总之,这两个记载,都说明:刘备确实派诸葛亮找孙权谈了,不仅谈了出兵救刘备,也谈了刘备地位问题,希望得到比投奔做下属更高的地位——平等结盟。如果孙权同意结盟,那就等于是答应出兵帮助荆州打败曹操、夺回荆州再交还给刘氏,因为是荆、吴结盟吗。而如果孙权不同意结盟而只同意刘备是投奔而来,那战后就没有了荆州势力,孙权就是兼并了荆州势力后再去与曹操作战的,这个结果就是战后孙权将拥有荆州。从战后实际情况看,孙权虽然曾派刘备去收复了四郡,但是并没有给刘备管理四郡的权力,荆州各郡的太守,都是孙权委任的自己人。所以,这证明,孙权实际上没有接受、也不可能接受与即将灭亡的荆州势力平等结盟,出兵费力地打胜后再把果实送给荆州残余势力。

第三,是起因于裴松之的错误理解。裴松之对《三国志》的注释,为《三国志》补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是对三国历史贡献巨大的人。裴松之其实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如果孙刘真的达成了平等联盟关系,那么到底谁是首议之人呢?鲁肃还是诸葛亮?裴松之在《鲁肃传》中评论道: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又语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则亮已亟闻肃言矣。而蜀书亮传曰:“亮以连横之略说权,权乃大喜。”如似此计始出於亮。若二国史官,各记所闻,竞欲称扬本国容美,各取其功。今此二书,同出一人,而舛互若此,非载述之体也。——裴氏认为:既然已经明确两国达成联盟是鲁肃的本谋,而且鲁肃与诸葛亮已经是好朋友自然诸葛亮也是知道鲁肃这个本谋的,可为什么《蜀书亮传》却记载是诸葛亮以连横之略说服孙权的,好象这个计谋是诸葛亮首创的了。裴氏由此认为:是因为各国史官都为了宣扬自己国家人士的贡献,就把首议之功分别记载到两个人头上了。

这个裴氏评论,也误导了大批人士。其实,裴氏没有搞清楚:鲁肃和诸葛亮所建议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鲁肃站在孙权的立场上,在刘备走投无路、打算去投奔弱小的吴巨时,果断出手,陈说厉害,建议刘备去投奔强大的孙权麾下。请注意,鲁肃策划的是投奔(或者称并力),不是平等联盟。而诸葛亮在刘备已经确定投靠孙权的基本方针之后,去面见孙权,试图谈判把投奔变为双方平等结盟,至少争取到今后对荆州利益分配的有利地位。

所以,鲁肃首议的是最后实际形成的事实:刘备投奔孙权麾下,成为孙权的部属之一(有点独立性);而诸葛亮也确实是首先倡议了一个计划,但与鲁肃的其实不同,是连横之略,也就是平等结盟计划。而这个计划最后孙权没有同意,只同意接受刘备投奔并出兵救援。

因此,赤壁之战前,刘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接受了鲁肃的建议,去投奔孙权,成为孙权麾下的大将之一。此后,出于对刘备形象的维护、对历史记载的误解以及裴松之的错误认识,都导致人们一直以为孙、刘一开始就是平等同盟关系。实际上,孙刘关系应分三个阶段:赤壁之战前到刘备夺取益州,是第一阶段,刘备是投靠孙权的上、下级关系,孙权并把荆州交给刘备负责;刘备夺取益州到刘备夷陵战败,是第二阶段,刘备由于势力膨胀而脱离孙权独立,因此孙权要求归还荆州,结果双方关系逐渐恶化,最后导致了关羽覆灭荆州和刘备惨败夷陵的结果;从夷陵战后到蜀汉灭亡,是第三阶段,蜀汉认可了孙权对荆州的所有权,双方修复了关系,基本是保持友好互助。认清赤壁之战前后孙刘关系的实际情况,对于了解当时许多问题,都有重大的帮助。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