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重犯为什么不直接杀头而是流放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古代重犯为什么不直接杀头而是流放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略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我国古代有一种对待重犯的量刑——流放。也就是朝廷不可以不杀你,但是要把你发配到千里之外的不毛之地。这种处罚,在古代交通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其实非常的费时费力。

  梁山好汉中,就有不少人被当时的官府发配边疆,一般都是两个衙役押着一名犯人三人同行,可以说人力物力时间上都是非常不划算的。那么古代为何不选择较为容易执行的关押牢房或直接砍头,而是非要劳神费力将犯人发配千里之外呢?

  发配流放是我国古代的重犯才会执行的,最早出现在秦朝,当时流放多为皇族贵族,宋元时期流放正式成为律法。发配犯人到边疆,最初是为了扩充边防兵力,后来发展成了古代开发区的劳动力,分极边、烟瘴,即流放四千里以外、边远,即流放三千里以外、边卫,即流放到两千五百里以外、沿海附近,即流放一千里以来,以这些地方作为执行刑罚地。

  这里小编再和大家说一个关于流放的神话故事起源,据说北宋年间,有八个重刑犯人被流放到最东边的沙门岛,即现在的山东蓬莱县境内,最后硬是游了三十多里水路,逃出了流放地沙门岛。这就是著名的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起源。原来八仙还有这一茬子事。

image.png

  了解掌握流放制度之后,小编最后回到正题,说一说为啥古代会有流放这么回事。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利用发配到边疆的犯人充实戍边兵源,这个明朝表现最为明显,发配边疆很多都是兵部直接执行。二是搞活国家边疆大开发,边疆人烟稀少,一般人不愿去,只有强制犯人去开发。三是不杀重犯而选择流放,一定程度也能彰显古代统治者所倡导的“仁政”,现在的话叫做人道主义。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