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拔山扛鼎[bá shān gāng dǐng]

  • 释义

    拔:拔起来。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以烹煮的器皿;多为青铜铸造而成;是非常重的器物。拔起大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
  • 成语基本释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成语繁体] 拔山摃鼎[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力气极大
  • 拔山扛鼎近义词

  • 拔山扛鼎反义词

    软弱无力
  • 拔山扛鼎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 拔山扛鼎历史典故

    秦朝末年,项羽少年时不喜欢读书写字,叔父项梁改教他击剑,他想学抵敌万人的本事,项梁教他兵法,他不肯认真钻研,但力气很大,能举起几百斤重的鼎。同刘邦争天下8年,最后被迫在垓下乌江边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 【出处】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史记·项羽本纪》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释义】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力气极大

  • 拔山扛鼎造句

    汉祖入关破秦而楚后之拔山扛鼎,力大过人。(宋 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二卷)
  • 拔山扛鼎成语接龙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