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皓

黄皓,三国时蜀国的宦官,生卒年不详。董允死后,与侍中陈祗互为表里,开始参与朝政。陈祗死后,黄皓从黄门令一跃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总揽朝政、操弄威权,并排挤在北伐前线的大将军姜维。

参与史事

  • 历史事件
  • 历史话题

个人资料

  • 本名黄皓
  • 所处时代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时间不详
  • 去世时间不详
  • 官职黄门丞→中常侍、奉车都尉
  • 国籍蜀汉

人物介绍

人物生平

终允之世

章武三年(223年)五月,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时年十七岁。 

刘禅渐渐长成,宠信宦官黄皓。黄皓便阿谀献媚,处心往上爬。董允每每正颜厉色地匡谏刘禅,多次责备黄皓;黄皓十分惧怕董允,始终不敢为非作歹。董允在世之日,黄皓的官位一直不过黄门丞。 

始预政事

延熙九年(246年),侍中董允去世,陈祗接替他担任侍中,不再排斥宦官黄皓,并与黄皓互为表里,使得黄皓开始有机会参与政事。 

专秉朝政

景耀元年(258年),镇军将军陈祗病死

,宦官黄皓开始专秉朝政。 黄皓从黄门令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 刘禅弟弟刘永憎恶宦官黄皓,黄皓取得刘禅的信任把持朝政后,在刘禅耳边谗言离间刘永,刘禅渐渐疏远刘永,以致刘永竟十多年不能朝见刘禅。 众大臣多依附黄皓,罗宪独独坚正不移。黄皓憎恨他,贬他为巴东太守。当时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让罗宪领军,当阎宇的副将。 

景耀二年(259年),樊建担任尚书令(丞相)。 自从樊建、董厥、诸葛瞻统领朝政,姜维常常在外打仗,黄皓玩弄权柄,诸葛瞻、董厥都将就庇护黄皓,没能够纠正刘禅的错误,阻止黄皓的行为,然而樊建偏不与黄皓和好往来。 

景耀五年(262年),姜维见黄皓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不同意,说黄皓不过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刘禅命黄皓向姜维谢罪,但姜维见黄皓在朝中枝连叶附,恐怕会对自己不利。姜维对此感到非常害怕,于是请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崇信鬼神巫术,告诉刘禅敌人最终不会到来,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而朝中其他大臣全不知道此事。 后来邓艾进入蜀地,听说黄皓奸诈阴险,将他收押监禁,将要处决,然而他优厚地贿赂邓艾身边的人,得以免死。 

个人成就

总揽朝政

他作为一名宦官,天天待在皇帝身边,又善于玩乐,巴结取悦皇帝,从而获得皇帝的宠信,为他日后升迁奠定基础。他不仅善于阿谀奉承,而且善于用鬼神巫术来欺骗统治者,使统治者对他十分信任。 

他善于结党,与朝廷大员陈祗互为表里,干预蜀汉政事。陈祗死后,甚至做到专秉朝政。 

排挤姜维

他善于排除异己,只要是不依附自己的人甚至刘氏宗亲都被他贬低或不得入朝。在朝中玩弄权柄,有许多大臣将就庇护他。 

大将军姜维是蜀汉功臣,黄皓为了排挤他,培植依附自己的将军阎宇。黄皓在朝中枝连叶附,依附他的朝廷大臣可以说是很多了,以至于逼得姜维不敢呆在朝廷,出朝屯田,不敢回成都。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与正史大体相同,主要不同在于《演义》将姜维两次战斗的退败直接归罪于黄皓的谗言,而且《演义》补充了黄皓的死亡结局。

第一百十三回初次登场,是宦官,被刘禅宠幸,日夜陪伴刘禅吃喝玩乐。魏国邓艾命令党均进入蜀国以重金贿赂皓,布散流言,皓奏闻刘禅,使前线处于优势的姜维班师回朝。 

第一百十五回,刘禅听信黄皓之言,沉溺酒色,不理朝政。蜀右将军阎宇身无寸功,阿附黄皓,得到高官厚禄,听说姜维在祁山作战,请求黄皓让他代替姜维,又将战事中处于优势的姜维召回朝廷。姜维十分气愤,请求刘禅杀了黄皓,刘禅不同意,又让黄皓道歉,此事不了了之。姜维为避祸,出朝屯田。 

第一百十六回,姜维上表说魏军将至,黄皓却找来一个师婆,师婆自称西川土神,说魏国疆土多年之后都归刘禅,刘禅重赏师婆并深信她的话,继续每日玩乐。姜维再上表军情,又都被黄皓隐匿。 

第一百十七回,魏军攻入涪城,刘禅听说后召见黄皓,黄皓说是假消息,刘禅再宣师婆,师婆却不知去哪儿了,远近军情消息突然上报很多,于是军情再隐瞒不住。 

第一百十八回,邓艾进入成都,听说黄皓奸诈阴险,想杀他,但是黄皓用许多金钱贿赂邓艾手下,得以免死。 

第一百十九回,刘禅迁到洛阳,司马昭因为黄皓祸国殃民,将他凌迟处死。 

向下展开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
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