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
指涪县城。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县东涪江东岸。《后汉书·臧宫传》:建武十二年(36),灭蜀,臧宫沿涪水而上
汉朝地名蒲子
汉蒲子县在今山西隰县。刘渊曾以为都城。
汉朝地名安都城
在今河北蠡县东北。《汉书·王子侯表第三》:文帝四年(前176),封齐悼王子刘志为“安都侯”。即此。
汉朝地名六安国
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分九江郡置,治所在六县(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北城乡)。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
汉朝地名珠崖
珠亦作"朱","崖"亦作"厓"。汉武帝于海南岛东北部置珠崖郡,治今琼山县东南。元帝时废。孙吴所置名朱
汉朝地名白鹿原
亦名霸陵原。在今陕西西安市东灞河与浐河之间,东西宽约十三里,南连秦岭,北达灞、浐交汇处,长四十余里。
汉朝地名冠军
汉以霍去病封地为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唐废。
汉朝地名稒阳县
西汉置,属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东南古城湾乡古城。东汉废。《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流,石门
汉朝地名鸣犊河
古河道。南出今山东高唐县南,北至河北景县南入屯氏河。《汉书·地理志》清河郡灵县:“河水别出为鸣犊河,
汉朝地名西陵县
①西汉置,为江夏郡治。治所在今湖北新洲县西二里。西晋属弋阳郡。南朝宋属西阳郡。齐为西阳郡治。梁废。②
汉朝地名夕阳亭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为汉晋时践别之所。《后汉书·杨震传》:延光三年(124),“震行至城西夕阳亭”。又
汉朝地名湔氐道
西汉改湔氐县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西晋改为升迁县。西汉以湔氐县改置,治今四川省松潘县西
汉朝地名景亳
①又称薄。在今山东曹县南二十五里。《太平御览》卷155引《帝王世纪》:“蒙为北亳,即景亳,汤所盟也。
汉朝地名游水
即今江苏涟水县北涟水。《汉书·地理志》临淮郡淮浦县:“游水北入海。”《水经·淮水》:“又东至广陵淮浦
汉朝地名济阴
汉分梁国置济阳国,改郡,治定陶(今县西北)。隋唐为曹州济阴郡。
汉朝地名玳瑁县
即瑇瑁县。西汉置,属珠崖郡。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县南。后废。《舆地纪胜》卷124引《寰宇记》:“郑彦《
汉朝地名未央宫
汉长安未央宫,至唐末始全毁。前殿台基今存,在西安西北郊马家寨村。
汉朝地名余水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南。为安仁江(今信江)支流。《汉书·地理志》豫章郡余汗县:“余水在北,至ะ
汉朝地名鲁阳
汉以旧楚邑鲁阳为县,在今河南鲁山。北魏改为山北县,旋置鲁阳郡,以山北为治所。隋废。
汉朝地名曲阳
①战国赵邑。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四里。《史记·赵世家》:武灵王二十一年(前305),攻中山,“合军曲阳”
汉朝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