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春门
即隋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面最北门。《资治通鉴》: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屯上春门”。即
隋朝地名黄道桥
隋、唐东京洛阳皇城南洛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洛水经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上各有桥:南为星津桥,
隋朝地名濠州
隋置,治钟离(今安徽风阳东)。明初为临濠府。
隋朝地名胶水县
隋仁寿元年(601)改长广县置,属东莱郡。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唐属莱州。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省
隋朝地名清流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新昌县置,为滁州治。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寰宇记》卷128滁州:清流县“因
隋朝地名巴陵
即今湖南岳阳。晋置巴陵县,南朝分长沙置巴陵郡。隋唐巴陵郡即岳州。治所都在岳阳。
隋朝地名课阳县
隋开皇初改涅阳县置,属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北五十四里穰东镇。隋大业初属南阳郡。唐初属邓州,贞观
隋朝地名威远戍
隋开皇三年(583)置,属资中县。在今四川威远县。《元和志》卷33威远县:“本汉资中县地,隋开皇三年
隋朝地名清池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浮阳县置,属棣州。治所在今河北沧县东南四十里旧州镇。《寰宇记》卷65清池县
隋朝地名渝州
隋初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即今重庆。后遂以渝为重庆的简称。
隋朝地名高富县
隋大业七年(611)置,属明阳郡。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北。唐初属夷州,贞观十一年(637)移治今凤冈县
隋朝地名袁州
隋置,治宜春(今属江西,汉即名宜春,晋为宜阳,隋恢复原名)。元为路。明清有袁州府,民国废府。
隋朝地名卢龙
①古塞在河北喜峰口附近。从今蓟县东北,经遵化,沿滦河河谷出塞后,东向可直趋大凌河流域。②卢龙县,旧名
隋朝地名马平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置,属象州。治所即今广西柳州市。大业初属始兴郡。唐贞观八年(634)为柳州治。
隋朝地名六合县
隋开皇四年(584)改尉氏县置,为方州治。治所即今江苏六合县。《寰宇记》卷126扬州六合县:“以六合
隋朝地名括苍县
隋开皇九年(589)分松阳县置,为括州治。治所在今浙江丽水市东南七里古城村。《元和志》卷26:“取括
隋朝地名安顺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改常乐县置,属爱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大业初属九真郡。唐武德五年(
隋朝地名滁水县
隋开皇初改北谯县置,属扬州。治所即今安徽全椒县。大业初改为全椒县。古县名。隋开皇初以北谯县改名,治今
隋朝地名开边县
隋开皇六年(586)于外江县野容川置,属戎州。治所在今云南盐津县西北。《寰宇记》卷79:开边县“以开
隋朝地名连州
隋连州治桂阳(今广东连县)。1911年改为县。
隋朝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