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心计"之武则天:后宫死斗 武氏得势

作者:愚者

其实不管皇后,无论皇帝,都太小看了武则天。以她的聪明才智,以她在后宫寺院多年锤炼的心计,她怎能把皇后瞧在眼里。她认为这个花瓶一样的女人太愚蠢,没有任何头脑,自己身处险境,还自我感到得计。武则天很快就看清了她们的那个计谋,她完全看透了她们。

武则天是怎样再度回宫的?也不能是说回就回,她毕竟是太宗的妃嫔侍妾,又出家当了尼姑。原来是高宗李治的妻妾大闹矛盾,给了李治接她回宫的大好机会。关于这段情节,正史记述的满详细。其他许多故事类书文的记述虽有渲染和夸张,但事实原本如此,出入多不算太大。

“美人心计”之武则天:后宫死斗 武氏得势

高宗的皇后王氏,是以其出身高贵、淑静贤德而被立为皇后的。她的确美丽端庄,但美丽的脸像个石膏像,极少有表情,更难见到其笑容。因其出身名门,又多了一份目空一切的高傲,美丽的眼睛总是看着自己的脚尖,眼睑总是低垂着,毫无声色,像个死羊。她假意顺从高宗,又似乎拘泥过了头,使高宗感到厌倦。况且她又是关陇大族的后人,有她在高宗身边,使高宗成了被监视的对象,不得不小心翼翼。在朝堂上,那些老臣为尽责任,总是无休止地劝谏;回到后宫,高宗面对皇后,也还是得小心谨慎。他前后应付,不得要领,成了个儿皇帝。

高宗像是个笨孩子,家长看得太紧就设法逃避,而逃避的地方便是淑妃宫[ 萧淑妃次女生于贞观二十三年,高宗即位前,淑妃获宠,参见《全唐文》,卷257,第3295页。]

淑妃姓萧,高宗作太子时是他的良娣[ 良娣:汉代太子的妾号,唐无此号。即借用汉号,为太子妻。],即位后拜为淑妃(唐制,皇后之后有贵、淑、德、贤四妃)。此女美丽动人,又天性活泼,妖痴可爱,本不是个好妃,但大当时的情景下,高宗宁可躲入淑妃宫,不愿去见皇后。这在后宫制度下是极为不正常的,这叫冷落皇后,专宠偏妃,弄不好是要出乱子的。

不久,高宗与武则天的事为王皇后探知,她更是大为恼怒,一个淑妃就让皇帝准落了自己,如今皇帝又爱上了尼姑。王皇后也算是个有算计的女人,如今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是淑妃,她想:莫如把那个尼姑拉入后宫,以夺淑妃之宠。而那个尼姑仅是先皇的侍妾,地位卑下,谅入宫也不致为患。等到先用她取代了淑妃,再加头除掉她,不过轻而易举事。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柳氏,母亲也赞同。因为事大,又找舅父商量。舅父柳奭,出身关陇豪族,曾祖父是北魏的大臣,祖父和父亲都在隋朝做高官。柳奭很有才学,在贞观年间官至中书舍人。后因外甥女为皇太子妃,升为兵部侍郎。太子妃被立为皇后,柳奭又迁升中书侍郎。他的升适与皇后有关,命运拴到了皇后身上。皇后因皇上专宠淑妃,他不能坐视不管。他听了王皇后和柳氏的计划,也以为可行。而且强调武氏在朝中无任何依靠,将来或杀或逐都极容易。因此,主张速行。

有了舅父的支持,王皇后便派人入感业寺,让武则天蓄发[ 《唐会要》以为先召入宫,再蓄发,此说不可靠;《通鉴》是先蓄发,再召入宫,此处采之。],以待入宫。随后把自己的做法向高宗说明,自己不言她的离间计划,只表示自己的贤良德性,以博高宗的心欢。高宗是个没有算计的人,听皇后一说,便满心欢喜,对皇后的态度也热情了许多。

武则天见当今皇后让她蓄发和准备再度入宫,心里既高兴又惊疑。从皇帝要接她回宫的为难表情和迟迟未动,应该是皇后的阻力首当其冲。如今皇后主动要她入宫,她认为绝不那么简单。然而,即接她入宫,就先不用多想,离开寺院后再相机而动。

不久,宫中果然来了人,把武则天打扮梳妆了一番,拥上一乘小轿,抬入后宫。

侍女为武则开打开轿帘,王皇后笑脸相迎。一阵嘘寒之后,皇后半吞半吐地说出了接她回宫的意图。是说并不知武氏入寺之事,后来听说她在寺中受苦,皇帝又思念于她,才接她出宫的。武则天也假装惶恐、惊喜,向皇后和魏国夫人跪拜,感谢天恩。随后就在正宫的偏室住了下来。

当晚,王皇后把皇帝接入正宫,为武则天的入宫接风,为皇上与武氏圆房。从此,高宗下朝即来正宫,武氏劝他多礼皇后。高宗也从心底感念皇后的贤德,与皇后恢复新婚时的于飞之好。皇帝不再去淑妃宫了,皇后重又获得了李治的垂爱,她以为计划成功,也真的很喜欢武则天。

武则天果然也有了忍性。这是她为才人十几年、做尼姑三年获得的硬功夫,她不再是将军府的女公子。在皇后面前,她总是殷勤向上,显得极为知恩相报,没有些许虚与委蛇的意思。这样一来,武假成真,连丝毫瞧不起这个先被太宗遗弃,再做尼姑的魏国夫人柳氏,也对武则天改变了态度,常常温语相加,就像对自己的亲女儿一样。

于是,每当高宗回宫皇后总说武氏如何知书达礼、贤淑聪明。高宗仁厚,以为皇后与武氏相处甚洽,以为武氏真的心地纯良,他坦然接受正宫里的一后一妾,很少临幸淑妃宫。

其实不管皇后,无论皇帝,都太小看了武则天。以她的聪明才智,以她在后宫寺院多年锤炼的心计,她怎能把皇后瞧在眼里。她认为这个花瓶一样的女人太愚蠢,没有任何头脑,自己身处险境,还自我感到得计。武则天很快就看清了她们的那个计谋,她完全看透了她们。对于这个似有权执的、自己未来真正的敌人。严格说来皇后和柳氏这母女,就够上她势均力敌的对手。如今自己还得对她们曲意逢迎,不过自己还必须依靠她们、利用她们罢了。武则天想,未来真正失败真正可怜的人儿肯定这一对自以为胜券在握的母女。

武则天身居正宫的别室,没有认为自己是皇后借用的她,她很自信,以为是皇后找到了最适合、最锋利的自杀的匕首。随着皇帝对她频频的宠幸和那份热烈的爱,使武则天更加自信,她在后宫才是最优秀的,这个庞大的正宫应该是她的。

没过多久,她便怀上了皇帝的龙种[ 参见宁志新:《武则天削发为尼一事考》、《华中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武则天怀孕应为离开感业寺,尼姑怀阴云说不可能。]。她欣喜若狂,就凭这,凭着皇帝热爱她而得出的结晶,她也要向大唐政权多要些东西了。

但是,她不会像皇后那般愚蠢,就是耍了点小聪明却遗下她这么个更大的祸患。武则天本是个十分欢快而又大度的女子,她不想凭借女人们那些小谋小计去获得,她对女人们忌妒和争宠很厌烦。然而,经过十几年的深刻教训,她也要多少用一点女人的天然条件,她清楚自己的手段,只要出手,就让她不同凡响。

武则天一生,尤其是她经过感业寺前后的起落之后,她都是极为自信的。

于是,正史上有了下面的记载:王皇后“阴令武士长发,劝上纳之后宫,欲以间淑妃之宠。武士巧慧,多权数,初入宫,卑辞屈体以事后;后爱之,数称其美于上。未几大幸,拜为昭仪,后及淑妃宠皆哀,更相与共谮之,上皆不纳。”[《资治通鉴》,卷119,永徽五年,庚申。同见《唐会要·功臣》,卷45,第802页。]

这简短的文字,包含着多少曲折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宫中女人们争斗的泪水和血腥,也闪烁着武则天智慧的光彩。

王皇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淑妃也做了替罪羔羊。她们相继完全失宠,又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武则天。但是,她们不是武则天的对手,又一起败下阵来。这反复争斗过程,故事书用来随意加工,写起来当然都很热闹,艺术性的作品,想象是允许的。关于这一段的描述,大体上也都不过格。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