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继勋 (北宋将领)

高继勋(959年-1036年8月21日),字绍先,亳州蒙城县(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北宋外戚大臣,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的祖父。门荫入仕,起家右班殿直,历任西门供奉官、寄班祗候,累迁内殿崇班。咸平三年(1000年),参与平定王均之乱,名扬蜀地,号称“神将”。景德元年(1004年),参加草城川、寒光岭战役,大破辽军,先后治理瀛州、定州、雄州等地,治绩显著。宋仁宗时,官至建雄节度使、知滑州。景祐三年(1036年),高继勋去世,时年七十八追赠太尉。凭借孙女成为皇后,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康国王,谥号”穆武”。概述内图片来源:《浙江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

参与史事

  • 历史事件
  • 历史话题
  • 暂无数据,敬请期待!
  • 暂无数据,敬请期待!

个人资料

  • 别名高康王、高穆武
  • 绍先
  • 所处时代北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日期959年
  • 逝世日期1036年8月21日
  • 主要成就草城川以少胜多,大败辽国
  • 本名高继勋
  • 籍贯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
  • 官职建雄军节度使、知滑州
  • 追赠太尉→太师
  • 爵位康王(赠)
  • 谥号穆武

人物介绍

人物生平

将子颀伟

高继勋的父亲高琼,是宋太宗在潜邸时的亲信,长年统领禁军。雍熙三年(986年),高继勋因父亲恩荫被授为右班殿直,后调任西头供奉官。

高继勋身材高大魁伟,太宗见他异相奇貌,召来询问其家世,方知是高琼之子,于是擢升他为寄班祗候,累迁为内殿崇班。

担任西京陜孟怀虢路都巡检使时,有盗贼据守山中,抗拒官军。高继勋调集勇士,伪装成运输辎重的民夫,在布衣中藏甲,引诱贼军进入山路小道,顺势将其全部擒获。他因此闻名。

扬威西蜀

咸平三年(1000年),益州神卫都虞候王均占据益州叛乱,对抗朝廷。高继勋以崇仪副使的身份担任益州兵马都监、提举西川诸州军巡检公事。招安使雷有终以五百兵力给高继勋调用,守卫东郭二门,叛军攻打弥牟砦,高继勋引兵作战至嘉州,打败叛军,捉获叛将黄繖、金涂鎗。

雷有终以重兵进攻二门,又引军攻打天长门,叛军复来迎战。时近日暮,雷有终欲休息,待天亮再战。高继勋说:“贼军处于困境,是进攻大好时机。”于是率领十几位骑兵鏖战,身体数处受创,鲜血染红战甲;战马伤死,换马奋力击敌。适逢入内都知秦翰及时赴援,叛军退守子城,不敢迎战。高继勋预知叛军会半夜逃亡,故意放开包围,然后埋伏在重要地方,把叛军歼灭殆尽。以功升任崇仪使。

叛军余党躲在深山密林之中,不时出山剽劫百姓,朝廷任命高继勋为绵汉剑门路都巡检使。高继勋招募无赖子弟,让他们观察叛军的动静,跟踪发现其岩穴,掩其不备,将余党全部擒杀。

大战寒光岭

后来,高继勋转任峡路钤辖,其后入朝,调任洛苑使、并代两州钤辖。

景德元年(1004年)徙驻苛岚军时,他遇五万辽军集结在草城川。高继勋一面向辽军示弱,引其追击,一面派部下贾宗埋伏兵等待。转战至寒光岭时,伏兵四起,宋军以少胜多,歼敌一万多人。(《辽史》中没有该战役的记载,相反还记载辽军在多地击败宋军。)

战后,高继勋改任弓箭库使、荣州刺史,获赐金带、锦袍,转任麟州钤辖。

详练边机

当时,朝廷“屯兵河外”,粮运不继。高继勋扼守兔毛川,输送军粮,河外宋军才稍得周济。后改知环州、瀛州等地。高继勋在瀛洲任职时,碰上了荒年,他向富人征粟,以救济饥民。至第二年,瀛洲竟得大丰收,出现了“木生连理者四”的瑞兆,州民将高继勋的治绩上奏朝廷,请求将他留任。

后来,高继勋被调为内藏库使,又以宫苑使职出使辽国。回朝后,出知定州,改授西上閤门使、昭州团练使,再迁为鄜延路钤辖,因在买马时亏价而被免职。不久后,复任西上閤门使、荣州刺史、知冀州,兼领果州团练使。其后徙知贝州,第二次出知瀛州。

宋仁宗即位后,高继勋改任东上閤门使,真授为陇州团练使、知雄州。此年冬,边境候卒报称辽国有兵入境钞掠,北境各州都进入警戒状态。高继勋说:“契丹(指辽国)年年依赖汉家(称宋朝)的金缯,怎么敢败坏两国盟好呢?”他不为流言所动,仍镇静自如。之后才知道,是渤海人在辽国境内叛乱,“行剽两界”。

历职内外

高继勋后升任捧日(骑军)、天武(步军)四厢都指挥使兼连州防御使,又知瀛州。历任步军马军殿前都虞候、步军副都指挥使、邕州观察使、泾原路副都总管兼知渭州等职。后入朝宿卫(在宫禁中值宿),又连任天雄军都总管、真定府定州路都总管、威武军节度观察留后,升任保顺军节度使、洮州刺史、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明道元年(1032年)十月,恭谢大礼完成后,高继勋被改授昭信军节度使、虔州刺史等,加检校尚书右仆射,仍兼军职,累加号至卫圣忠果功臣,封渤海郡开国公。此后,曾担任庄献明肃太后山陵、庄懿太后园陵都总管,负责督建事宜。他以年迈多病为由请辞,宋仁宗在便殿予以召见,让高继勋的一子搀扶他进殿,特许其不下拜,最后同意他辞去军职。

后任建雄军节度使、知滑州。赴任后,遇黄河暴涨,堤坝险情严重,高继勋虽已老迈,仍然亲自到河堤现场日夜指挥抢修,河水终于被制服,受到滑州百姓的敬仰。

身后哀荣

景祐三年(1036年)七月二十七日(8月21日),高继勋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八岁(一作七十六),仁宗为其辍朝一日,追赠太尉。

嘉祐八年(1063年),宋英宗即位,册封高继勋的孙女高滔滔(宣仁圣烈皇后)为皇后。经屡次封赠,高继勋被追赠为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康王(《东都事略》作楚王)。熙宁九年(1076年),赐谥号”穆武”,宋神宗亲赐神道碑名“克勤敏功钟庆”之碑。

人物评价

总评

高继勋生性谦和,擅长谋略,爱护士兵。每遇战事,必获胜利。他在西蜀一带威名远扬,被人称为”神将”。

历代评价

夏竦:频繁事任,详练边机。武节方严,兵谋沉密。(《陇州团练使知雄州高继勋可连州防御使等制》)

赵祯:忠纯夙禀,干勇兼资。早列职于近墀,亟效能于烦使。入提禁旅,出抚边城。备彰经武之才,克著训戎之略。洎领斋坛之钺,仍司兰锜之兵。藉乃腹心,镇于方面。恩威克济,纪律有严。(《高继勋检校尚书右仆射昭信军节度仍旧军职加恩制》)②详练戎钤,该明战器。达武侯之八阵,研曲逆之六奇。自仗节以临边,善甘绝而待士。抚和而训下,式遏以防闲。自登斋坛,益严师律。隐若巨屏,辑此遐氓。(《高继勋加恩制》)

王珪:①历事三朝,出征入卫,有夙夜之劳。(《高康王继勋克勤敏功钟庆之碑》)②王忠谨有知略,临机不轻发。尤善御军,得士卒死力。故以少击众,未尝不有功。其治民期尽人情之曲折,而略于用刑,今犹爱思之。(《高康王继勋克勤敏功钟庆之碑》)③高氏之兴,自烈武王有幽澶之功,至王西定蜀北、战寒光岭,为国捍患,亦未尝妄杀,惟阴施之及人者深。(《高康王继勋克勤敏功钟庆之碑》)

赵构:智周而深,谋睿而哲。料敌如神,屡战屡捷。西川即平,北方震慑。允协乎神将之名,有光于乃父之烈。

王称:继勋谦谨有机略,善抚士卒,战常有功。(《东都事略》)

脱脱:若继宣、继勋之将业,则过其父远甚,此“克勤敏功钟庆之碑”所由以立欤!(《宋史》)

亲属成员

辈分关系姓名简介家世曾祖父高霸赠尚书令、密国公。祖父高乾赠尚书令、冀国公。父亲高琼宋初名将,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卫王,谥号“烈武”。母亲李氏追封魏国夫人。——原配康氏封唐国夫人。继室郭氏封陈国夫人。王氏封周国夫人。平辈弟弟高继忠官至四方馆使、荣州团练使。高继和官至崇仪副使。高继伦官至西头供奉官。高继密官至内殿承制、閤门祗候。高继宣官至天武捧日四厢都指挥使、眉州防御使。高继隆官至引进使、陵州团练使。高继元官至东上閤门使、嘉州刺史。高继荀官至右侍禁。高继芳官至供备库使、忠州刺史。高继颙官至左侍禁。高继丰官至供备库使、昌州刺史。高继敏官至内殿承制。高继昌官至西头供奉官。子辈长子高遵度官至西京左藏库副使。次子高遵范官至右侍禁、閤门祇候。三子高遵甫官至北作坊副使,累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楚王。其女高滔滔为宋英宗皇后。四子高遵约官至文思副使。五子高遵宪官至供备库副使。六子高遵楫官至左班殿直。女儿等三人——生平均不详。

表格参考资料:

史料记载

《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九·高康王继勋克勤敏功钟庆之碑》

《东都事略·卷四十二·列传二十五》

《宋史·卷二百八十九·列传第四十八》

向下展开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