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广告x

王时敏 (明末清初画家)

王时敏(1592年9月18日-1680年7月12日),本名王赞虞,字逊之,号烟客,又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现属江苏省)人,大学士王锡爵之孙,翰林编修王衡之子。“四王”之首,“清初六大家”之一,中国明末清初画家。王时敏自幼依祖父同房寝息,深受家庭文化环境的感染熏陶。1609年,父亲王衡病逝,王时敏得咯血之症。1614年,谢恩拜受荫赠的尚宝司司丞官职。1618年,奉使山东益州。1624 年,时敏升尚宝卿。1636 年,王时敏升迁至太常寺少卿,但仍兼管尚宝司事。1639年,奉使楚南,径达南岭,次年,具疏缴节,遂以病请。1651年,王时敏六十大寿,西田初竣。1680年,王时敏卒。王时敏兴趣广泛,能诗善书,对绘画尤为喜爱,早、中期风格比较工细清秀,晚年多苍劲浑厚之趣。其画艺得到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赞许,并给予指点。时人吴伟业作《画中九友歌》,将王时敏与董其昌、王鉴、李流芳、杨文骢、张学曾、程嘉燧、卞文瑜和邵弥合称为“画中九友”。其画风在清代影响颇大,王翚、吴历及其孙王原祁等均得其传授。(概述内图片来源:明·曾鲸《王时敏小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参与史事

  • 历史事件
  • 历史话题

      个人资料

      • 别名王赞虞
      • 逊之
      • 烟客,偶谐道人,西庐老人
      •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
      • 出生日期公元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
      • 逝世日期公元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
      • 主要成就清六家之一、“四王”中第一代
      • 主要作品《仿山樵山水图》《层峦叠嶂图》等
      • 本名王时敏
      • 王衡
      • 著作《王烟客集》

      人物介绍

      人物生平

      少年时代

      南博藏《太仓王氏像图册·王时敏像》王时敏少时即聪慧伶俐,《国朝画征录》中就有记载:“姿性颖异,淹雅博物,工诗文,善书法,尤长于八分,而于画有特惠。”于是其祖父就嘱托董其昌来指导王时敏。在董其昌的指导下,他少年就开始从摹古入手,深究传统画法,对黄公望山水,刻意追摹。

      由于家里古书、名画收藏丰富,且大都是名迹,像当时很少传世的李成的画他都能够见到,这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

      根据当时规定,由于祖先功劳显赫,子孙可不经科考而继承之,王时敏在24岁时就出任尚宝丞,就是管理皇帝玺印的官,后又升太常寺少卿(掌宗庙祭祀礼乐),仍兼管尚宝司事。

      游历时光

      王时敏《王烟客集》作者小像曾奉命至山东、湖广、江西、福建一带巡视封藩,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观赏各地名画真迹。对董源、巨然作品收藏的集大成者、江北收藏大家睢阳袁枢(大司马袁可立子)尤为推重,其曾为袁枢绘工笔肖像,自跋盛赞道:“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邱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

      乃犹勤向鄙蒙索其点染,荏苒一年,未有一应。盖时见公墨沈,不觉小巫气索,欲下笔而辄止者数四。兹于其轺车戎装,聊仿一峰老人笔意,作小幅丐郢。昔人所谓“恒似似人”之语,转觉学步之难为工也,特书以志吾愧。关门紫气幻云烟,大石寒山列两边。割取一峰深秀色,可堪移入米家船。”(《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

      由于他淡于仕途,更喜笔墨,因此于崇祯五年(1632年)称病辞官,隐居西田别墅,潜心绘画研究与创作。

      晚年归隐

      十二年后,明朝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后,清军入关,王时敏归顺,保住性命,继续归隐山林,潜心习画,且着力培养子孙辈之学业。其膝下九子,多在清廷为官,八子王掞(颛庵)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直经筵、典会试。其孙王原祁康熙九年成进士后,深得康熙喜爱,入值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总裁,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图》。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时敏卒于家中,时年89岁。

      向下展开更多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
      锦囊
      广告x
      • 寻找另一半
      • 前世今生
      • 一生财富
      • 一生事业运势
      广告x

      精彩推荐

      广告x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请遵守法律法规,不要泄露隐私,不正当言论可能会被屏蔽。
      暂时没有相关内容,欢迎发布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

      发表评论
      • 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