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忌 (窃符救赵的魏国军事家、政治家)

魏无忌(?-前243年),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因安釐王元年(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今河南省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与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魏无忌处于魏国走向衰落之时,他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曾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但屡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公元前243年信陵君因伤于酒色而死,十八年后魏国被秦所灭。

参与史事

  • 历史事件
  • 历史话题

个人资料

  • 中文名魏无忌
  • 别名信陵君
  • 国籍魏国
  • 逝世日期公元前243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
  • 主要成就名震天下,诸侯不敢谋魏十余年;窃符救赵,两破强秦
  • 代表作品《魏公子兵法》
  • 地位战国四君子之首
  • 官位上将军、五国联军统帅

人物介绍

历史评价

 

  赵孝成王:“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荀子:“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

 

  国子:“公子无忌为天下循便计,杀晋鄙,率魏兵以救邯郸之围,使秦弗有而失天下。”

 

  缩高:“信陵君为人,悍猛而自用。”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司马迁:“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

 

  曹植:“若夫田文、无忌之畴,乃上古之俊公子也,皆飞仁扬义,腾跃道艺,游心无方,抗志云际,凌轹诸侯,驱驰当世,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霓。”

 

  左思:“千乘为之轼庐,诸侯为之止戈。贵非吾尊,重士逾山。搦秦起赵。威振八蕃。则信陵之名若兰芬也。”

 

  谢灵运:“是以信陵之贤,简在高祖之心。望诸之道,复获隆汉之封。观史叹古,钦兹盛美。”

 

  杨坚:“昔汉高钦无忌之义,魏武挹子干之风,前代名贤,后王斯重。”

 

  司马贞:“信陵下士,邻国相倾。以公子故,不敢加兵。颇知朱亥,尽礼侯嬴。遂却晋鄙,终辞赵城。毛、薛见重,万古希声。”

 

  李白:“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

 

  司空图:“一掬信陵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赵蕤:“魏有公子无忌,削地复得。”

 

  徐钧:“侯朱决计全危赵,毛薛谋归保大梁。得士信知明效速,去留果是国存亡。”

 

  王世贞:“三公之好士也,以自张也;信陵君之好士也,以存魏也。”

 

  卢楠:“昔闻贵公子,乃是信陵君。剑气连秋水,英风迈长云。”

 

  李梦阳:“梁园昔有信陵君,名与岱华争嵯峨。”

 

  茅坤:“传中两千五百余字中直称‘公子’一百四十七处,太史公仰慕之意溢于言表,无限唱叹,无限低回,慕公子之行系乎天下安危,叹公子终被废弃不用。”

 

  洪亮吉:“信陵君一身攸关六国之存亡,岂若孟尝、平原、春申诸君,竟以食客人自喜,略无关国是哉。”

 

  许仙屏:“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令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流风未谢,于今视昔,问谁能拔抑塞磊落之才。”

 

  李晚芳:“战国四君,皆以好士称,惟信陵之好,出自中心,盖其质本仁厚,性复聪慧。聪慧则能知人用人,仁厚则待贤,自有一段慕不尽之真意,非勉强矫饰者可比,此贤士所以乐为用也。余三君,孟尝但营私耳,平原徒豪举耳,黄歇愈不足道,类皆好士以自为,而信陵则好士以为国也。”

 

  钱维城:“信陵君发一介之使,而诸侯奔命,莫敢后者,仁义著于人心,而威信足以夺之也。且信陵君岂遂能救民伐暴,效汤、武之所为哉?徒不急于功利,有救灾恤患不忍人之心而已,威震天下,功业无与并。”

 

  汤谐;“当时秦患已极,六国中公卿将相,惟信陵真能下士,从谏若流,故独能抑秦。”

 

  张笃庆:“邯郸应与赋同袍,公子翩翩气自豪。不少衣冠归赵胜,谁将金甲走蒙骜。大梁上客挥孤剑,卧内兵符胜《六韬》。今日九京良可作,愧无杯酒奠蓬蒿。”

 

  梁启超:“信陵君去千乘之位,而入虎穴,以急朋友之难,吁,何可及也。论者以厕诸平原、孟尝、春申之列,乌足以知公子。”

 

  徐世昌:“六国君王不足乎一救弱赵,只身公子能有以二退强秦。”

 

  吴佩孚:“棋枰未定输全局,宇宙犹存待罪身,醇酒妇人终短气,千秋谁谅信陵君。”

 

  陈毅:“醇酒与妇人,公子死游戏。惜无远大图,不能自为计。”

 

后世纪念

 

  汉高祖当初地位低贱时,曾多次听人说过魏公子的贤德和才识。他即位当了皇帝后,每次路经大梁,常常去祭祀公子。

 

  公元前195年,他从击败叛将黥布的前线归来,经过大梁时为公子安置了五户人家,专门看守他的陵墓,让他们世世代代祭祀公子。

 

  信陵君身后,也受到许多大梁人民的敬仰,被奉之为神,在大梁有信陵君祠,后改为大相国寺。清陈维嵩有词曰: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异迹略》记载开封旅贾外出经商,大都携带信陵君香火,以求旅途平安。因信陵君是王族之后,有的后人便改姓王,后人有京兆王氏等。

向下展开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
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