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东传日本 (公元522年)

随后他便移居于此,并受到苏我马子的器重。他努力开创佛教艺术,创造子具有中国、印度风格的鞍作派雕塑,成为佛教雕塑艺术的鼻祖。538年,佛教由百济传入日本,逐渐成为苏我氏、大伴氏等氏族崇拜的宗教。其外观无外廓,中心柱窟形,窟内而已,表现出全新的形式。场面宏伟,方向、服饰一致,而形成了强烈的整体感,同时,借助各种饰物,造成了全图的层次感,使其富有变化。

主要角色

更多 >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佛教由印度传到日本,522年,即日本继体天皇十六年,南朝梁代著名雕塑家司马达来到日本,朝觐天皇。接着,他就在日本的政治中心大和国高市郡板田原,安置本尊(佛像),皈依礼拜。随后他便移居于此,并受到苏我马子的器重。他努力开创佛教艺术,创造子具有中国、印度风格的鞍作派雕塑,成为佛教雕塑艺术的鼻祖。538年,佛教由百济传入日本,逐渐成为苏我氏、大伴氏等氏族崇拜的宗教。而在此之前的534、541年,百液晶 曾请求南朝梁王朝派遣佛学专家专程去百济传授《涅槃》等佛教经义。568年,钦明天皇命人运入樟木,雕造成西尊佛像,成为日本就地塑造佛像的开嵯。佛教东渡日本不仅推广了佛教在世界的传播,磆把中国化的佛学思想、文教、礼俗以及佛雕工艺、美术和医药等知识移植到日本,对日本接受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巩义石窟     位于今河南巩义西北2.5公里洛河北岸邙山(当地称大力山)岩层上的巩县石窟,开凿于北魏晚期的熙平(516~518)至永熙(532~534)年间,是北魏乃至北朝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它与洛阳龙门、大同云冈石窟一起,构成了中国石窟雕刻艺术的第一个高峰。北魏统治者十分崇信佛教,佛教被定为国教,孝文帝曾游希玄寺,赏银与僧侣,令建寺院,宣武帝也曾因疾赴希玄寺礼拜佛像,还选拔能工巧匠,开凿石窟,雕刻石佛,修整佛像和殿宇。在其倡导下,皇亲显贵纷纷效法,极尽佞佛之能事,加之迁都洛阳以后,与中原传统艺术融合,文化昌明,经济实力也有所增强。因而巩县石窟规模宏伟,艺术水平也空前提高。巩县石窟取得的最突出成就有三项:第一,雕刻的整体布局整齐合理,它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石窟的外观方面,窟内形式及雕刻本身的构造。其外观无外廓,中心柱窟形,窟内而已,表现出全新的形式。第二,是龛像发展和衣纹新形式的出现。第三,创造了大场面的群像雕刻——礼佛图。场面宏伟,方向、服饰一致,而形成了强烈的整体感,同时,借助各种饰物,造成了全图的层次感,使其富有变化。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