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县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诸暨市。《元和志》卷26越州诸暨县:“界有暨浦、诸山,因以为名。”唐属越
五代十国地名武都城
当在今甘肃镇原县境。《晋书·苻登载记》:东晋太元十三年(388),“登率众下陇入朝那,姚苌据武都相持
五代十国地名双泉务
五代晋置,在今河南林州市南五十里淇水之北。后废。北宋端拱元年(988)复置。金废。
五代十国地名容城县
①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容城县北十五里城子村。东汉废。西晋复置,属范阳国,寻废。北魏太和中复置
五代十国地名乾元县
唐乾元元年(758)改安业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柞水县。寻改属商州。五代汉乾祐二年(949)改
五代十国地名鱼山
①即鱼条山。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里。《水经·滱水注》:鱼水“出北平县西南鱼山,山石若巨鱼”。即此。②
五代十国地名桂山
①一名玉台山。在今广东新会市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会县:桂山在“县北二里。俗呼圭峰,唐僧一
五代十国地名景谷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平兴县置,为沙州治。治所即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白水街)。《元和志》卷2
五代十国地名灵鹫山
①一名鹫峰山。在今福建福清市北。明王应山《闽都记》卷27福清县:鹫峰山“在县北隅,县治主山也。五代汉
五代十国地名西龛山
在今四川巴中市西之西华山腰。《舆地纪胜》卷187巴州:西龛“在城西二里。盖郡治之主山”。旧有西龛寺,
五代十国地名宜君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宜君护军置,属北地郡。治所即今陕西耀县。西魏大统五年(539)迁至今铜川
五代十国地名临晋县
①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西南二里。西汉属左冯翊。东汉末移治今大荔县。三国魏为冯翊郡
五代十国地名玉局化
即玉局观。在今四川成都市南。《资治通鉴》:后唐同光元年(923),“(前)蜀司天监言国有大灾。蜀主诏
五代十国地名和顺县
隋开皇十年(590)置,属并州。治所即今山西和顺县。《元和志》卷13和顺县:“因县东北和顺故城为名。
五代十国地名王店镇
①在今浙江嘉兴市南。《方舆纪要》卷91嘉兴府:“王店在府南七十里。嘉靖三十四年,倭贼将犯杭州,不果,
五代十国地名武胜军
①五代方镇名。后周改威胜军置,治所在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北宋初废。②五代吴越置,治所在婺州(今浙江
五代十国地名清水县
①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十五里。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下:清水县“以清水在县境
五代十国地名安平县
①秦置,属九江郡。西汉初元元年(前48)置为侯国,治所在今江西安福县东南六十里洋口、城田一带。东汉永
五代十国地名仁和
五代吴越分钱塘、盐官(今海宁)置钱江县,宋改仁和,两县均在杭州。民国合钱塘、仁和为杭县。
五代十国地名鸣水镇
在今湖南双牌县西南鸣水岭。宋本《寰宇记》卷116永州零陵县:“鸣水栅在州南一百一十四里,以延载年中置
五代十国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