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审知 (五代十国闽政权开国君主)

闽太祖王审知(862年—925年12月30日),字信通,号详卿,号白马三郎,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开国国君,威武军节度使王潮的弟弟,“开闽三王”之一。王审知出身贫苦,早年加入王绪起义,随军转战福建。光启二年(886年)八月,带兵攻取泉州,以泉州为根据地,招怀离散,均赋练兵。为统一福建、鼎建闽国打下基础。景福初年,攻下福州,逐步统一福建。乾宁四年(897年),兄长王潮去世后,继任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加任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受封琅琊郡王。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出任中书令,册封闽王。在位之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促进福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尽量避免战争,并与中原王朝保持朝贡关系。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次子王延钧称帝后,追赠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凭借治理福建发展的贡献,后世尊称“开闽尊王”、“开闽圣王”、“忠惠尊王”。宋太祖赐匾尊封其为“八闽人祖”。概述图片来源:历代帝王半身像册。

参与史事

  • 历史事件
  • 历史话题
  • 暂无数据,敬请期待!
  • 暂无数据,敬请期待!

个人资料

  • 全名王审知
  • 别名白马三郎
  • 信通
  • 详卿
  • 谥号忠懿王、昭武王、昭武孝皇帝
  • 封号琅琊郡王、闽王
  • 尊号开闽尊王、开闽圣王、忠惠尊王、八闽人祖
  • 庙号太祖
  • 所处时代唐末至五代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日期862年
  • 逝世日期925年12月30日
  • 逝世地福州(位于今福建省福州市)
  • 陵墓宣陵
  • 安葬地莲花山(位于今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斗顶村)
  • 在位时间909年 至 925年
  • 前任秦国广武公王潮
  • 继任闽王王延翰
  • 主要成就割据福建,发展闽地经济;建立闽国
  • 最高官职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检校太保、同平章事、中书令
  • 籍贯光州固始(位于今河南省固始县)

人物介绍

人物生平

随兄征战

王审知是秦名将王翦的后代,琅琊王氏士族。旧居今河南信阳地区(古称光州)的固始县城东60华里外的分水亭乡王堂村。其五代祖王晔为固始令,善政很多,民爱其仁,勉留之,因迁家于此,遂世为固始人。他兄弟三人,长兄王潮,次兄王审邽和他自己。王审知少年喜爱读书,“周礼之书无不皆览,韬钤之术尤所精致,与昆仲游,未尝不以文武之道诚助焉”。他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因而,少年时期就名闻乡里,人称他们兄弟三人为“三龙”。

王审知唐朝末年强盗群起,中和元年(881年)秋,安徽寿州(今安徽淮南)崛起一支以屠户王绪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打到河南,占领了光州(今河南潢川县)。

中和五年(885年),王绪攻陷固始,王绪听说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勇猛有才,便召到军中,让王潮担任军校(军正)。不久,蔡州节度使秦宗权发兵攻讨王绪,王绪为了保存实力,便带领军队五千人,和一部分光州吏民,渡江南下,经过江西南昌、赣州,进入福建,连陷长汀、漳州等地,有部众数万人。王审知兄弟跟随王绪队伍进入福建,这时他才二十五岁。但是王绪为人多疑,凡有才能的部将,都找借口杀掉,王潮十分害怕。便游说前锋诸将,挑选数十名壮士,埋伏竹林里,将王绪擒获并囚禁军中,不久王绪自杀。王绪死后,前锋诸将拥戴王潮为首领。

光启二年(886年),福建观察使陈岩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王潮接任后,兄弟三人同心协力,积极整顿队伍。王审知更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凡部伍劳逸,王(审知)皆陌视,士未食,不亲匙筋;士未饮,不近杯水”。由于审知平易近人,关心士卒,所以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正是在他的“三令五申”和身教之下,这支本来十分涣散的队伍,才变得“弯弧而兔伏窘惊,举刃而冰消瓦解”。王氏兄弟还特别注意搞好军民关系,一方面,“招怀离散”不遗余力;另一方面,“均赋缮兵”力求公允。并严明纪律,“杀杀为止”,所过州县,“秋毫无犯”。因此王审知兄弟进入福建不久,便得到福建广大人民的拥戴。

立足福州

此后王审知兄弟率领军队开往沙县(属福建省三明市),在途中有泉州人张延鲁等走到军前挽留他们,希望能留下来为福建人民除害。王审知对王潮说:“春秋所以伐罪吊民,今阖府之来,其可违乎?宜询而抚之。”可以看出王审知意识到了安定民众对于巩固政权的重要性。于是王潮把队伍开到泉州去。经过一年的苦战,终于在光启二年(886年)八月攻下泉州城,诛杀了泉州刺史廖彦若。这时,福建观察使陈岩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上疏请求唐廷委任王潮为泉州刺史。

王审知兄弟入闽路线大顺二年(891年),陈岩病危,作书予王潮,希望他来福州授以军政。王潮未至,陈岩即病逝。陈岩的妻弟福州护军使范晖,自称留后。范晖“骄侈,失众心”,陈岩的旧将多与王潮友善,声称可以攻打范晖。不满范晖的陈岩旧部,纷纷跑到泉州投靠王氏兄弟,出谋献策,向王潮建议如何进取福州。

景福元年(892年)二月,王潮派从弟王彦复为都统、三弟王审知为都监,攻打福州,一年的时间都没有攻下。范晖向威胜节度使董昌求援。董昌派温、台、婺州之兵五千人救援。王审知等人要求班师,被王潮拒绝;又请求王潮亲自前来督战,王潮回复称:“军队打光了,再去招兵买马;大将用尽了,再提拔将领;大将再阵亡了,我就亲自上阵攻城。”于是王审知等人并立攻城,最终在景福二年(893年)攻克福州。范晖弃城逃跑,被部将杀死。汀州刺史钟全慕举州来降,福建各地势力纷纷归附。由此王潮全部占有闽、岭五州的地盘。

王审知为了笼络人心,便厚葬陈岩并抚恤其家属,使一大批陈岩属部都能安下心来。胜利局面打开后,王氏军声大震,传檄四方,远近州县纷纷策应。建州徐归范,汀州钟全慕,以及山区、沿海等处游散的武装力量,不下二十余部,至此都不攻自下,相继归顺,全闽统一。乾宁年间,唐昭宗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王潮以王审知为副使,王氏兄弟遂占有福建全境。

继嗣兄位

王审知相貌雄伟,体魄健壮,隆额方口,常骑白马,军中称他为“白马三郎”。王审知要接班,必须处理好与王潮的关系。王潮对王审知要求严格,对其失误,动辄加以鞭打,但王审知都默默忍受,毫无怨言。

乾宁三年(896年)三月,唐廷升福州为威武军,任命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王潮决定不传位儿子,任王审知为副使。四月,唐廷又封王潮为检校尚书右仆射。

乾宁四年(897年),王潮病重,他舍弃自己的儿子王延兴、王延虹、王延丰、王延休,而委任王审知掌管军政事务。

王审知题跋像乾宁四年十二月十三日(898年1月9日),王潮去世,王审知将职权让给二哥王审邽。王审邽认为王审知有功,推辞而不接受。王审知于是嗣位,自称福建留后,上表告知朝廷。

光化元年(898年)春三月,被唐朝册封为威武军节度留后、检校太保、刑部尚书。冬十月,又授金紫光禄大夫、尚书省右仆射、威武军节度使,兼任三司发运使。至此,王审知正式接替王潮掌握福建的军政大权。王审知继位后,很好地处理了与王潮诸子的关系。王潮有四子王延兴、王延虹、王延丰、王延休,王审知都善待,高官厚禄,但并无实权。王审知任命王延兴为福建观察副使,暗示以后有可能以王延兴为接班人,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以团结家族、安抚人心。王审知顺利继位还同母亲董氏仍然健在有一定关系。王氏三兄弟十分孝顺,母亲健在时,不会做出令母亲伤心的事。而且随同一起到福建的固始族人乡亲,基本上都支持王审知,这在王审知顺利继位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王审知继位后,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莫过于把局势稳定下来。军阀连年混战,百姓备受蹂瞒,极目千里,不见人烟的情景,都是王审知所亲历过的。王审知不吸取农民起义的教训,采取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想巩固自己在福建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是绝对办不到的。王审知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快地把局势稳定下来。他说:“大丈夫不能安民济物,岂劳虚生乎”。王审知言行一致,他在处理许多乱民事件中,都是本着这一精神的。如闽西黄连洞(今宁化县南潭飞礁)饥民二万余人围长汀。他亲统大军到该地,但严禁诛杀,而是深入实地去了解情况。当他摸清引起。人尚争雄”的动乱原因后;就安慰饥民们说:“吏实为虐,尔复何辜?!”终于在王审知“感之以恩,绥之以德”的真诚抚恤之下,数以万计的饥民无条件地解下了武装。这样,不折一兵一将,不费一络一文,而收到了“干戈息而民心定”的效果。正是由于王审知能本着“招怀离散”,“励精为理,强者抑而弱者抚,老者安而少者怀,使之以时,齐之以礼”,这种安定社会的精神治闽,所以“吏民悦服”,人心归向,“遂使数十年之氛授,邃致廓清”。这个良好安定政治局面的奠定,就为进一步发展福建社会经济创造了有利的前提。

光化三年(900年)春二月,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又改授光禄大夫、检校司空、特进、检校司徒。

天复二年(902年),唐廷授赐王审知武库戟十二枝,立于私邸大门之前。

天祐元年(904年)夏四月,唐朝派遣右拾遗翁承赞前往福州,加王审知为检校太保,封琅琊郡郡王,食邑四千户,实封一百户。

唐昭宗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夺唐朝政权,建立后梁,史称后梁太祖。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初三日,朱温进封王审知为威武节度使兼侍中。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四月初四日,后梁太祖朱温加封王审知为中书令、闽王,升福州为大都督府。

开闽施政

王审知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时,杨吴遣使张知远来聘,因其举止倨慢而被王审知斩首。因此闽国与杨吴关系不佳,但在位期间两国并未发生军事冲突。王审知于贞明二年(916年)将女儿嫁给吴越国国王钱镠之子钱传珦(钱元珦)。翌年,王审知命次子王延钧娶南汉君主刘䶮(刘岩)之女。

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夏六月,吴镇南军节度使、虔州行营招讨使刘信率兵攻打虔州,百胜军防御使谭全播向王审知与楚王马殷求救。王审知出兵鄠都救援,但在秋八月得知南楚战败后,便率军班师。

同光二年(924年)夏四月,刘䶮领兵犯境,屯兵于汀、漳之境。王审知率军前去迎战,被刘䶮击败。

经过王审知的努力,在战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福建相对来说比较安定,逃难的中原人相继迁入福建。史载王审知“为人俭约,好礼下士”,“王虽据有一方,府舍卑陋,未常葺;居,恒常蹑麻屡;宽刑薄赋,公私富实,境内以安”。正因为如此,招揽了不少中原名士前来投奔,其中包括唐朝学士韩偓、王淡(王溥之子)、杨沂(杨涉从弟)、徐寅(进士)等人。他也注重教育,“建学四门,以教闽士之秀者”。王审知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招揽海外商贾,佛齐等国相继前来朝贡。另一方面,他奉中原王朝后梁的正朔,并向后梁朝贡。当时杨吴的杨行密控制了江淮一带,陆路朝贡路线被阻断,王审知每年都遣使自登、莱入贡于后梁。后唐攻灭后梁后,王审知又继续向后唐朝贡。

因病去世

同光三年(925年)五月,王审知患病卧床,命由长子威武节度副使王延翰为“权知军府事”。十二月十二日,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其子王延翰嗣位,自称威武留后。王审知生前有许多人劝他称帝,但他力排众议说:“我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他始终没有为个人割据称霸的野心。

长兴四年(933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称帝,追谥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福州城北凤池山。长兴三年,改葬莲花山(即今日晋安区新店镇斗顶村斗顶山)。

后唐朝廷赐谥忠懿,又赐神道碑,命张文蔚撰文。翌年,王延翰谥王审知为昭武王。王延钧即位后,追尊庙号太祖,谥号昭武孝皇帝,陵号宣陵。

为政举措

政治

休养生息

王审知王审知起自田间,而到富贵,常常以节省勤俭为原则,选拔任用优良的官吏,减省刑法,珍惜费用,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三十年之间,管辖境内平安欢乐。

整顿吏治

王审知十分重视吏治的整顿。王审知坚持“任人唯贤”,注意改进吏风,是做出很好榜样的。王淡,是唐朝宰相王溥之子,杨沂,唐朝宰相杨涉之弟,徐寅,唐朝知名进士,都在王审知手下任职。又设学四门,以培养闽中优秀学士。招揽海中蛮夷前来经商。王审知设立招贤院,吸取大批“贤能之士”即使村僻野人,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他都网罗而来,加以重用.他待人以诚,对来投的文人学士关怀备至。福建的文人学士,大多家居中原,这些人“东浮荆襄,南游吴越”,走过很多的地方,他们不肯留在中州向朱温稽首称臣,也不肯北往河东充当沙陀贵族李克用的幕僚,却愿意不避艰难险阻,千里迢迢,跑来偏僻的福建,他们不事别人,唯独要事王审知,就更证明王审知是深得文人学士之心的。

扩建福州

此外,王审知也著手扩建福州城。

天复二年(902年),王审知筑福州外罗城四十里,东西宽约1.8公里,南北长约1.7公里,呈不规则圆弧形,设8个城门:东海晏门、西善化门、南利涉门、北永安门、东南通津门、东北延远门、西南清远门、西北安善门。把冶山、安泰河、大航桥以南的居民区、商业经济区都全部括入城内,形成内外两重城垣。内重是政治中心及贵族居住地,外重是平民居住区和商业经济区。罗城的分区布局以大航桥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成为坊巷之始,形成了当今福建省城“名片”三坊七巷和闽都古街。

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又筑南北夹城,称为“南北月城”,与大城合起来共计方圆二十六里四千八百丈。

梁开平二年(908年)王审知认为城区太小,决定扩大罗城南北两端建夹城,南北周围扩大26里四千八百丈,并开浚和江湖相通。夹城建成后,把屏山、乌山、于山、白塔、乌塔等制高点全部连在城中,提高了福州的防御能力。

经济

重视农业

王审知亲自主持兴建或扩建了福清、长乐沿海大堤,泉州6里破、9溪18坝,连江东湖,晋江40余华里灌渠,疏浚了受益幅员可达25平方公里的福州西湖等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同时围海造田,扩大耕地。在平原推广双季稻;在山区开垦茶园;因地制宜发展纺织、陶瓷、冶金、铸造等工业生产。

对外贸易

闽国(浅绿部分)王审知非常注意发展对外贸易。他于天祐二年(905年),把连江的黄岐半岛,开辟为对外贸易港称为“甘棠港”。另一说认为“甘棠港”是在连江定海,福建省考古人员从海底考古中,发现不少从国内外销的磁器及其他文物,因而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有些人断定“甘棠港”即在该处。福建地处海滨,面对大洋北通日本、朝鲜,南达南洋群岛,交通方便。由于王审知注意发挥海洋优势,积极“招来蛮商”“尽去繁苛,纵其交易”因而“利涉益远”,不仅北至新罗、东洋,而且南经南洋,以达印度、三佛齐以及阿拉伯等国,都经常有使者和商旅往来。舶来品如象牙、犀角、真珠、袱帽、香药等等应有尽有。

闽地物产每年通过海港转运,获利不少。当时除“甘棠港”外,闽南的泉州亦成为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当时福建的陶器、铁器都大量运销干国外。“闽陶器、铜铁泛于蕃国,取金贝而返,民甚称便”,这说明了闽地那时到各国经商的人己不少,闽南一带尤其更多人往外做生意,使泉州地区闻名于世界,阿拉伯商人和伊斯兰教徒来到这里的很多。

在与国外交流中,尤其陶器制作的技术和产品质量都很高,白瓷、青瓷,影青瓷和其他色釉,品种多样,造型亦精。据福建省考古人员仅在南安、安溪两县普查,发现五代闽国瓷窑就四处,产品以青瓷为主,亦有白釉瓷,品第与渐江越窑的秘色瓷相近,质量亦相当高,诗云:“巧刻明珠染春水,轻旋薄水盛绿云。这里徐汇所写的“明珠”、“春水”、“绿云”就是赞美了这种秘色瓷的美观、清秀。由于福建制陶技术传播到国外,也促进了阿拉伯及中亚一带与福建陶瓷造型艺术的交往。1962年福建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在福州郊区王审知妻子、王延钧妻子刘华墓中发掘到三个孔雀兰的大陶瓶,这就是从中亚或阿拉伯传来的,它是王审知统治时期福建对外友好往来的有力证据。

冶炼业

当时福建的冶炼、铸造业已普遍地发展。在福州城西南设有冶所共十三所。安溪是炼铁的主要产地,晋江、南安、惠安、德化也都是冶铁基地。泉州附近的梧宅、城西的铁炉庙都有那时冶炼的遗址。不久前在泉州的南俊巷还发现了五代铸钱的遗址,该遗址曾铸造了铜、铁、铅钱在市场流通,出上的钱文有“开元通宝”、“永隆通宝”、“天德通宝”,背文多带有“闽”、“福”或“殷”字。

造船业

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五代时期福建造船业也相当发达。此时福建已能制造长二十丈,载人六七百的远航大船。泉州成为当时福建造船最发达的地方。为了发展对外贸易,王审知还加强对福州港的建设,使海舶畅通无阻,对福州的江河、沟恤还进行一番改造和整理。“东画长川以为洫,西达于南,盘别浦以为沟,悉通海鰌;朝夕盈缩之波,底泽鳞介,岸泊宗艛”。经过疏浚,使福州水陆交通日趋便利。巨舶得以顺潮水到城下。福州城郊河面,停泊着无数大大小小的船只。这时与中原的往来也日益增多,“岁自登莱入贡於汴”。福州城内已“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阴榕叶中出。”那时福建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文化

吸引士子

经过王审知的努力,招揽了不少中原名士前来投奔,其中包括唐朝学士韩偓、王淡(王溥之子)、杨沂(杨涉从弟)、徐寅(进士)等人。他也注重教育,“建学四门,以教闽士之秀者”。王审知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招揽海外商贾,佛齐等国相继前来朝贡。

发展教育

王审知重视发展教育。他采纳了翁承赞的建议,在福州“建四门学(高等学府),以教闽中之秀者”,选知名人士黄滔等担任“四门博士”。在王审知的倡导下,当时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僻村间设有私塾,“幼已佩于师训,长者置国库”,使教育事业大大发展。

崇信佛教

唐天佑元年(904年)在于山南麓建“报恩定光多宝塔”,高41米,7层8角,俗称“白塔”。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在鼓山半山腰填潭建寺,称国师馆即现在的涌泉寺,还兴建了大量寺院和佛塔,如于山万步寺、丁戊山安福院及香岩院、永和院、报慈院、东报国院、清凉院、瑞峰院等一大批寺庙,为后代留下大批的文物遗产。

保护典籍

王审知为了抢救文物典籍,特地组织了大批的文人学士,开展了一场“搜集古籍”的活动。不管是“鲁壁之残编”,或者“周陵之坠简”,都“巫命访寻,精于缮写”。他亲自参加这项工作,对能够搜集到的书简,他都“次第签题”,而后“森罗卷轴”。

外交

王审知在位期间谨事四邻,尽量地避免战争。他奉中原王朝后梁的正朔,并向后梁朝贡。后梁开平三年(909年)九月,淮南高季兴派遣使者张知远到福建与王审知建立友好关系。张知远骄横傲慢,王审知就把他杀了,并上表把淮南的书信进呈给朱温,朱温便开始与淮南断绝关系。

王审知每年都遣使自登、莱入贡于后梁,来去经常遭遇狂风波涛的灾祸,被卷翻淹没的船只有十分之四五。后唐庄宗李存勖即位时,王审知派使者朝奉纳贡,李存勖诏令加封功臣,增加爵位食邑。

对周边政权,王审知尽量与之友好。

贞明三年(917年)与吴越结为婚姻。“王为子牙内都指挥使延钧娶越王岩之女”。

贞明二年(916年),王审知为了与睦邻友好,把自己的第三女琅琊郡君出嫁给吴越王钱鏐子钱传珦为妻。

次年(917年),南汉主刘隐的女儿清远公主也嫁给王审知的次子延钧,使闽境更加安定。

历史评价

《琅琊王德政碑》中对王审知治下的福建有过这样的描述:“草莱尽辟,鸡犬相闻,时和年丰,家给人足”。司马光:审知性俭约,常蹑麻屦,府舍卑陋,未尝营葺。宽刑薄赋,公私富实,境内以安。欧阳修:审知虽起盗贼,而为人俭约,好礼下士。吴任臣:致君愈勤,述职无怠。万里输贡,川陆不系其赊;一心尊戴,风雨不改其志。蔡东藩:闽祖王审知,虽起自盗贼,而好礼下士,有长者风。林瑞祥、范兆琪:王审知是一个很有驭将才能的军事统帅,他禁止滥杀,军纪严肃。他扫清福建地区的残唐兵祸,给当时福建人民带来很大好处。王审知青年时期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以后虽然转化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但他与民休息、重视生产,减轻赋役,宽刑简政,发展文化,奖励通商.因此在他统治福建的二十九年,政治比较清明,出现了“政教翁张,士庶宁谧”,“时和年丰,家给人足”,“公私富实”,“一境晏然”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经济文化一向落后的福建,在历史上第一次得到比较大规模的开发,而开始发展起来。由于王审知施政深得当时人心,对福建的开发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百姓衷心爱戴他。在历代的福建统治者中,他不愧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军事活动家。他在福建的政迹,是福建地方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因此他是值得福建各族人民纪念和颂扬的。

轶事典故

白马将军

史籍及小说《闽都别记》均有记载,王审知长躯紫面,常骑白马作战,其战骑白马是从贵州入闽的的“龙驹宝马”,故民众尊称为“白马将军大王公”。

兄长测命

根据《十国春秋》的记载,王潮担元帅的时候,曾请占卜师给自己的两个弟弟算命,得到的结论是“一人胜一人”。当时王审知就在王潮身边,浑身大汗而退。王潮在任期间执法严明,即便是王审知“有过”,王潮也“辄加捶楚,不以为嫌”。王审知也毫无怨色。王潮临终之前,认为自己的儿子都没有王审知有才能,便舍弃了自己的儿子,任命王审知为“权知军府事”。王潮病逝后,王审知推戴次兄王审邽为泉州刺史,但王审邽认为王审知有功,于是推辞不受。王审知便自称福建留后,上表于唐朝朝廷。

继位歌谣

王潮死后,王审知在表面是表现了谦让的姿态。首先,王审知请二哥王审邽主持王潮葬礼,王审邽把王潮墓建在晋江盘龙山,减少王潮在福州的影响,符合王审知心意。其次,王审知声称把位子让给二哥王审邽,请二哥继位,但暗中叫人散布童谣:“潮水来,岩头没;潮水去,矢口出。”意思是:王潮来了,陈岩死了;王潮去世,王审知继位。“矢口”即审知的“知”字。王审知在一次庙会上还安排一个坐禅的和尚突然指着众人中的王审知说道:“金轮王第三子降人间,专生杀柄”。在舆论导向下,民心也倾向王审知继位,上述故事很快广泛流传。王审邽有自知之明,坚决推辞,王审知顺利继位。

开辟港口

王审知在位时,招揽海中蛮夷前来经商。当时海上有一个叫黄崎的地方,被波涛阻隔,一天傍晚被风雨雷电所震击,开辟成为港口,闽人认为是王审知功德所致,称为“甘棠港”。

人际关系

先辈

五代祖:王晔,为固始令。因“民爱其仁”,被当地百姓挽留,最终定居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曾祖父:王友,赠左仆射,光禄寺卿。祖父:王玉,字蕴玉,赠秘书少监,累赠司空。父亲:王恁,终身务农。

兄弟

大哥:王潮。二哥:王审邽(《五国故事》作王圭)。

妻妾

任内明,追封皇后。黄惠姑,鲁国夫人,王延钧母,933年尊为皇太后,936年尊为太皇太后。陈金凤,后为王延钧皇后。

子女

儿子

王延禀,检校太保、建州刺史,娶清河县君张氏。王延翰,闽嗣王,娶博陵郡夫人崔练师。王延钧,闽惠宗,娶南汉清远公主刘华。王延丰,罗城都指挥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娶广平宋氏。王延美,节度行军都指挥使、检校司徒、韶州刺史。娶陇西李氏。王延保,右散骑常侍、洪州长史。王延武,右散骑常侍、光州长史。王延望,右散骑常侍、梧州司马。王延羲,闽景宗。王延喜,右散骑常侍,易州司马。王延政,闽末帝。王延资,右散骑常侍、虔州司马。

女儿

王氏,琅琊郡君,嫁节度判官、检校司空、柳州刺史李敏。王氏,嫁水部员外郎张思齐。王氏,琅琊郡君,嫁吴越国钱镠的第十二子钱元珦。王氏,嫁观察判官、尚书工部员外郎、封州刺史余廷隐。另有三人未出嫁。

孙子

王继昌。王继真。王继宝。

后世纪念

遗迹

由于王审知在开发闽地上的突出贡献,他被尊为“开闽第一”,唐天佑三年(906年)闰十二月一日,哀帝李柷应福建百姓要求,敕建“恩赐琅琊王德政碑”,俗称闽王德政碑。碑文为礼部侍郎于兢撰,弘文馆王绸书。碑身方形,通高4.9米,宽1.87米,厚0.29米,文笔严谨,书法持重,记述王审知家世及其治闽前期的军事、政治、经济和对外贸易情况。

后人为了纪念其治闽功绩,在后晋三年(946年)将位于鼓楼区庆城路原王审知故居改为祠庙。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十分敬仰闽王王审知的德政,于开宝七年(974年)下诏重修忠懿王祠,并亲题“八闽人祖”庙额。闽王祠内立“恩赐琅琊王德政碑”和《重修忠懿闽王祠碑铭》,并立有“奉旨祀典”、“功垂闽峤”等碑额。此后,闽人崇拜王审知的建筑大批涌现,诸如闽王祠、王公宫、王公楼、忠惠庙、护国尊王庙等,民众敬奉为神。每逢祭日,人山人海,络绎不绝。从此,王审知在东南闽台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

陵墓

王审知墓碑闽王王审知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战坂乡莲花峰的斗顶山。墓原在凤池山,后唐长兴三年(932年),迁葬于此。莲花峰是郡城主峰,旗鼓分列,面对五虎,气势宏伟。陵园内原有殿堂牌坊以及莲花、永兴两院(寺),闽亡,均废。

明宣德四年(1429年)又遭屯军盗掘,今仅存三层坟台及翁仲、石兽等。台上有两座并列的长方形砖墩,1981年重修,发现墩下为墓室,左室有闽王墓志铭,右室有夫人任氏墓志铭,均翁承赞撰。

墩后围有坟壁,上为封土,封顶有唐闽忠懿王墓碑,是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重修时所立。

祠堂

王审知宗祠闽王祠始建于五代,坐北朝南,原为五代时期闽王王审知居住的府第。王审知治闽29年间,促进了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政绩卓越,后人誉称“开闽王”。

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将其故居改立祠庙,奉旨祀典。

北宋至清,五度重修。现内存唐碑一,宋碑二,明碑一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1961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将闽王祠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

王审知故居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固始县分水亭乡王堂村。故居建于唐末,四周有水塘环绕。直至清代末年这里的建筑群仍有一定得到规模。由于历史的原因,所有的建筑已沦为废墟,成为遗址。

王审知故居遗址占地6000平方米,四面环水,遗址内随处可见唐-清时代的砖、石、瓦砾。如今,有许多闽粤人和海外侨胞以及王代后裔来此观瞻,寻根问祖。

纪念活动

闽王王审知信俗文化于2017年1月被评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12月,闽王文化园被列为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2021年4月10日,福建、浙江、台湾的宗亲与信众代表,共同参与了“纪念开闽三王入闽1136年暨辛丑年闽台连线共祭开闽三王大典”。由台中王姓宗亲会与福州市晋安闽台王审知研究会、福州市闽王王审知文化交流中心共同筹划。两地先后进行上香、诵读祭词、献礼等仪式,并相互观礼。

史料索引

《新五代史·卷六十八·闽世家第八》《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僣伪列传一》《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七》《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三》

影视形象

2011年电视剧《倾世皇妃》:张晓晨饰演王审知。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