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遭迫害致死 (公元1602年)

李贽又反对封建伦理道德,鼓吹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主张妇女入学,寡妇再嫁。李贽被捕入狱,毫无畏惧,仍作诗读书如故。遂在剃发时,夺刀自刎,一代思想家,就此惨死狱间。《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思想和艺术同时臻于成熟时的作品。

事件内容

详情内容

    万历三十年(1602)闰二月,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弹劾李贽,说其书“流毒海内,惑乱人心”,李贽被逮入狱,不久被迫自尽而死,其著作亦被烧禁。李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学说受王守仁等人及禅宗的影响,公开以“异端”自居。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对朱熹的理学更是鄙薄。他说鄙儒无识,俗儒无实,于儒未死而臭,名儒死节殉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理学家进行了猛烈挟击。李贽又反对封建伦理道德,鼓吹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主张妇女入学,寡妇再嫁。李贽学问渊博,著有《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等书。当时人人争读,朝廷则视为洪水猛兽。李贽被捕入狱,毫无畏惧,仍作诗读书如故。当听说要把他押回福建老家时,他说:“我年七十有六,死即死,何以要归家?”遂在剃发时,夺刀自刎,一代思想家,就此惨死狱间。
 
    李贽(1527~1602),字卓吾,号温陵居士,福建晋江人。嘉靖三十年(1552)举人。万历中官至姚安知府,不久弃官,专事讲学著述。他的思想以反对儒学名教、封建伦理著称,因而为旧势力所不容,万历三十年(1602)死于狱中。

向下展开更多

精彩推荐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