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武功
十全武功是清乾隆时期的十次军事行动,为乾隆皇帝自我夸耀之词。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说的
清朝己巳之变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号称10余万,避开宁远、锦州,分兵三路从龙
清朝入关战争
清军入关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开始。清军入关后,清政府曾提出“满汉一家,一
清朝光绪
光绪(穆麟德:badarangga doro,太清:badarangga doro;西里尔字母:
清朝刑部尚书
在清时,由于统治者是来自山海关外的满族人,所以为了维护满族的统治地位,清初各部主官均为满人。顺治
清朝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
清朝戊戌六君子
清末时期,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机,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实施变法,妄图通过改革来延缓清王朝的衰落。然而,由于
清朝秘密立储
密建皇储第一,预先指定继承人,保证了皇位继承的有序。第二,不明确公布皇位继承人,阻止了继承人形成
清朝领侍卫内大臣
领侍卫内大臣是清朝的官名。清代制度设“侍卫处”,领侍卫内大臣是皇帝贴身警卫的指挥、调度人,领侍卫
清朝庶吉士
庶吉士,亦称庶常。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
清朝大西政权
大西是明末张献忠创立的割据政权。 明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于凤阳首称“古元真龙皇帝”。崇
清朝顶戴花翎
顶戴花翎虽为一体,却是“顶戴”和“花翎”两个部分。顶戴,就是官员戴的帽顶。花翎,是皇帝特赐的插在
清朝江左三大家
江左三大家是中国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1582~1664)、吴伟业(1609~1672)、龚鼎孳(
清朝八爷党
“八爷党”是指康熙时期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权力党派,是所有朋党之中势力最强的一支。“八爷党”成员包
清朝晚清四杰
晚清四杰是指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四人。清朝晚期,随着帝国主义的逼近,清朝也开始觉醒,这时候
清朝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
清朝桐城三祖
桐城三祖主要是指方苞、刘大櫆、姚鼐三人,桐城派以地域而命名,主要因为其早期重要作家皆为桐城人。作为我
清朝南施北宋
南施北宋,即清初安徽宣城的施闰章和山东莱阳的宋琬的合称,二人一南一北,他们的思想属于理学复古的保守派
清朝乾隆帝南巡
乾隆帝在位六十年,曾六次南下巡视。他在《御制南巡记》中说:“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
清朝直隶总督
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
清朝